山匪所抓?”
一群少女从她的身上明显的感觉到了同类的气息——那种知书识礼,识文断字的斯文气息,顿时不由自主的都放下了手中的粗活。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如果是新抓的人被带来,那身后必定是有负责押送的匪徒的,但沈如玉和孔清阳却明显不像是新到后院打杂的模样……
一时间,少女们都望向了正在晾晒衣物的那位少女,看来这群人在被抓的时日里,已经以她为主了。
那少女看容貌是其中最为出色,年纪也是最大的,此刻她苦笑着抬手朝着沈如玉一礼,“此事,说来惭愧。在下许宛若,不知道阁下……?”
尽管对待土匪来说,文人对她们的态度大多傲慢不已,白眼以对,但对待同属文人的对象时候,一般都是十分的礼貌温雅——因为这年头能读书的大多都是富贵人家的女儿,身上自有一股傲气,自然瞧不起落草为寇的匪徒,要是她们用对待同类的态度对待土匪,此刻大概也不会沦落到当苦力——不过,要她们那么做,也许她们宁愿来做苦力。
以卫南的态度来说,没准是这些文人少女宁愿做苦力,甚至把做苦力当做一件证明自己维护了属于文人的骄傲的事情,也不愿意对他们稍微假以辞色,才那么生气的吧?
孔清阳挡在门口,不时从门缝中窥探门外的情景,沈如玉也不废话,“在下洛河沈氏,沈如玉。”
一时间后院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
古代讯息并不发达,名气多要靠人口口相传,广而传之,正因为名扬天下如此艰难,所以名望才被看的极为重要,而大到了沈如玉这种“中原谁人不识君”的程度,基本上不管在哪,只要一报名字,即使还不够别人“纳头便拜”,也足够让读书人恭恭敬敬无比惊喜的一把拽住她的袖子高呼“久仰久仰”了。
只是这种时刻,沈如玉却不能说她是被官军所追杀而逃入后院的——她深吸了口气,神色凝重道,“家母遣我前往家乡修缮祖宅,结果半路被这伙山贼所擒,不过,折冲将军似乎近日正好在附近操练兵卒,因此很快前来救援,此刻在前山已经厮杀多时了,但是官军赶路疲倦,又不及休整便奔赴战场,一时间节节败退,情势危急。”
听她这么说,刚才还准备热切的拉拉近乎的众人都是一呆。
“如今情势危急,一伙贼人好像还派出了一小队人上山,准备将人质推赴前线,以鲜血祭旗,示威于官军。我朋友懂些武艺,原本准备护着我趁乱下山,但我听说后院里还有之前便被抢上山的诸位,独自逃走,实在令人心中不安,便前来寻找,好让大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