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在他们这代人的认知中,季汀可能早死了,又或者跟金姑奶奶一样,垂垂老矣。
但谁能想到,那些传说居然一点水分都没有?
金姑拄着拐杖敲了敲地面:“既然惊动了季老先生,季老先生又打算管一管,那就让他管!”
侯三爷愁眉苦脸:“哎哟,我的金姑奶奶。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那意思?纯粹就是瞎折腾。我倒没什么,反正家里也就那么几个人,死了就死了。但靠我侯家吃饭的伙计人可不少,总不能就这么让他们折里头吧?”
万三望也表了态:“这事不能就这么应下,季老先生年纪大了,估计不清楚世道变了,不是光靠蛮力就能解决问题的。”
佘山嘀咕了一句:“我可不觉得季老先生老糊涂了,听听他这个用词,专业化、安全化、规范化……听着比我们还与时俱进呢。”
侯三爷:“问题就出在这了,咱们这行跟这几个词就不搭边……”
金姑打断他的话:“反正我金家的话撂在这了,我们对季老先生的意思没意见。”
“金姑奶奶,咱们四大家一直共进退,不带您这样的。”侯三爷忙给金姑倒茶捏背:“要不,您给我说说季老先生当年的风采?好让晚辈心服口服。”
金姑喝了口茶:“那说来话可就长了,想当年……”
*
屏幕那头比划了个ok的姿势,年迈的声音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
年轻人在乱世中结交了几个朋友,当时时局动荡,他干脆组织起了一帮人,一施所长,劫富济贫,捐钱捐物。
在那帮朋友中,有四个人格外出色,或于风水一途上有所天赋,或身手矫健、或口才过人、或声清体柔,于是四大家初现端倪。
当然,在金姑的描述中,年轻人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串联起了四大家从成型到定型的整个过程。
“那时候,季老先生在江湖上鼎鼎有名,他救的人多,黑白两道都有些面子。咱们这行能有个样子,多亏了他四处奔走,又是定规矩,又是花人情,杀了一批想把货卖到国外去的卖国贼,威慑住了那些土夫子,四大家才算是立稳了脚跟。”
“但就算立稳了脚跟,大家遇着事了还是习惯找季老先生,四大家顶多算是管家小姐跟前的大丫鬟,干的全是杂事。
后来还是季老先生觉得这样不行,干脆定了这个规矩,算是淡出江湖,不问世事,四大家这才算立起来了。
再后来,就是你们现在见到的这模样了。”
金姑长叹了口气:“这么多年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