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道说明他有本事,鸡和犬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就想得好处,说不出理去。”
林文氏纠结了一下便就同意了儿媳妇的说法,他还真怕来的客人在家里不老实做出什么事来。吴岱栂便把事放在心上,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了事要做,之前各种不舒服的孕症不能说全都消失了,至少也没让吴岱栂再想这想那。待科举考完的第二天,报纸里的生活版中便出现了一则关于某告老的高官家逸事。很多和文老爷子一批的官员都得听说过,现在看完报纸上的评论,想想各自家里的一些龌龊之事,心有戚戚焉,当时他们还笑话文老爷子,轮到他们的时候,苦水也只能往下咽。谁家没一两个极品的亲戚,怕闹得没脸,搭钱事小,就怕把命也搭了进去。
住进文宅的某亲戚,也不知是哪个把报纸放到他房间的桌子上,起初翻了翻,越看脸色越难看,他做得有什么不对,文家有钱有势,凭什么不拉扯亲戚一把。凭什么他们家有钱,而自家却要受穷,凭什么他们家可以有官做,他们家却要看别人的脸色活着。某亲戚也不想想,凭什么别人的钱要给他花,别人的势又凭什么要借给他用。
报纸上的内容引得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做官的不厚道,怎么能不管穷亲戚,只是这话扯出来,便旁人冷嘲热讽回去,若是穷亲戚是个好样的,是个上进的,谁会眼瞧着不管,没看着报纸上怎么写的吗?欺行霸市不论,吃饭不给钱算是小事,抢了人家待嫁的娣,也冠上当官的身上,就这样的亲戚,谁敢帮?帮了还不得惹一身的腥,别说现在知错了,这人心都被伤透了,当是坏了的衣服缝缝补补就能对付着穿了,还是你便是这种攀附之辈?不赞成管的人占多数,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谁家都有那么个想要不劳而获在的亲戚,不想吃苦,便想天上掉银钱。
一连几天报纸都报着关于文章的讨论,有言官的分析,有百姓直白的想法,还有礼部大臣给出的意见,几乎都是跟风似的说着一个意思,早已经分家,没有管的必要,就算是没分家,长辈过逝了,他们又不是同父同爹亲的手足,更不用管,总之一句话,管是人情,不管是本份。百姓的话就不那么好听,有惦记亲戚的心眼,用在别的地方,说不定早就发家致富了。
某位亲戚气得脸色非常的不好,可就是这样,也没有提出来要离开,在文府里呆着,饭到时辰有人送,也不用做工,以后若是能从文府出嫁,说不定可以带上一些嫁妆,而且身份也不一样。某位亲戚想的倒挺好,只是随着科举发榜的日子临近,文家的人似乎忘记了府上还有这么一位客人,文老爷子在科举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