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主有意?殷老夫人再三谢过,方坐定喝茶。
寒暄过后,幽闲进入正题:“殷老夫人,殷家为国效忠数代,血染沙场,护我北焰,我很是敬佩。令孙殷杰少年英雄,上个月封为游击将军,我北焰国开国以来,他可是最年轻的游击将军。”
提起最得意的孙儿,殷老夫人不禁心花怒放,“殷杰是个好孩子,品行端正,做事踏实,他十四岁从军,隐瞒家世在边关做一名无名小卒,屡立奇功。”
幽闲点头表示认同,“殷家世代忠良,殷杰能有如此成就并不稀奇,听说他的弟弟殷煦也是人中龙凤,殷煦颇有文采,字画在帝都是一绝,前年参加殿试,还中了探花。”
幽闲从青花大瓷瓶里取出一副画轴,铺在书案上缓缓展开,赞誉道:“这就是令孙殷煦画的山水山居图,胸中有大丘壑者,才能画出如此神采。”
殷老夫人觉得有点晕:公主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看中了殷煦?可是,她也赞过殷杰啊?
“回禀公主,这的确是煦儿所画。”殷老夫人试探道:“说起来,殷煦还和公主同年而生呢,真是缘分。”
幽闲笑而不语,殷老夫人戏中忐忑不安:糟了,难道是说错话了?最后那句话不该说,太露骨。
“殷家都是好儿郎。”幽闲笑意更浓了,“以前我和无疏师太在佛堂为国祈福,所以姜府和殷府没有什么来往,如今我重返凡尘,殷老夫人若不嫌我姜府简陋,有空就互相走动走动,亲戚一场,别太生分了。”
看来公主并不是生气,殷老夫人连连阖首,“这个自然,公主能来殷府赏玩,是我们殷家的福气。”
一老一小居然聊得很投机,直到天色全黑,殷府派人探听殷老夫人消息的时候才止。
殷老夫人手捧参茶叩谢,幽闲没等老太太弯腰就连连扶起来,亲自送到“不散居”院门外,还吩咐杨憧带着十八骑打着灯笼护送殷老夫人回府。
杨憧带着十八轻骑,打着绣着金色菊花姜氏族徽的灯笼,夹着殷老夫人的马车一路护送到殷府,殷氏家族的族徽是黑色老鹰,一路上,金菊花和黑鹰旗帜和灯笼都交相辉映,恍惚中,似乎到了二十多年前无疏师太嫁入殷家的排场!
站在街边的路人瞪大眼睛看着这难得一遇的场面,纷纷议论姜府和殷府在除夕的前夜如此高调的交好,其中到底所为何事?
这一夜,帝都各大世家几乎都彻夜未眠,混迹名利场多年,他们深知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
沉寂几十年的姜氏家族重返名利场,琉璃公主不仅仅是一国公主,她身后,是帝都四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