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桓氏在家里等了半晌也不叫崔娆回来,正在焦急忧心之时,突然听下人回报说崔娆回来了。知道女儿平安归来,她心里一阵欢喜,赶紧跑到大门边来迎接崔娆。
看见马车驶到门前,宋录勒了勒缰绳,马车便缓缓停了下来。
宋录下了车,先行自己行了一礼,这才走到车厢边,伸手车厢前的帷帘掀了起来。
翠晴先从车厢里钻出来。只见她动作迅速地跳下车,便又回过身,扶着崔娆下了马车。
崔娆双脚一沾地,便看见门前的母亲,赶紧跑上前,笑着叫道:“娘,女儿回来了!”
桓氏看见女儿安然无恙,精神尚好,那悬了几天的心,终于完全放了下来,却还是忍不住嗔问道:“不是过了晌午便该回来了吗?怎么这时才回来?”
崔娆嘿嘿笑了笑,说道:“路上遇到些事耽搁了。女儿回屋再与娘细细说来。”
“对了,阿娆,我们有客人来了。”桓氏回过身,微笑着指了指门边。
崔娆转过脸,定睛一看,这才发现门前站了两个人。
☆、第十三章
这两人,一位是穿青色长袍的俊挺少年,一位是着黄色衫裙的婀娜少女。只是由于天色已暗,那两人又背着门上灯笼的光亮,有些看不真切面容。
“阿娆!”那少女看崔娆只直愣愣地看着自己,并未说话,忙出了声,“你不认得我了?”
崔娆怔了怔。这声音,听着有些陌生,却又感觉很熟悉,她有些不敢确定,半晌才犹豫着说道:“妙姐姐?”
少女一听,连忙点着头,然后飞快地跑了过来,将崔娆紧紧抱住:“阿娆,太好了,你还记得我。你们走了这几年,我可想你们了。”
见果然是崔妙,崔娆心里一阵狂喜,张开双臂,回抱着崔妙,眼眶不由得湿了起来,哽咽道:“我也很想你们的。”
“现在好啦!”崔妙放开崔娆,拭泪笑道,“你们这便要回建安了。以后,我们又能日日见面了。”
“是啊,我们以后便可日日相见了。”崔娆也笑着应道,“对了,妙姐姐是何时来的?”
“就在你离家去九云山那日。”崔妙回答道,“大哥本就要来接你们返回建安,爹爹便叫他顺便回乡来过中元节,让大哥一同到祠堂祭祖。我求了祖母,便与大哥一直返乡来接你们。”
“大哥也来了?”崔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