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在这一刻有了裂纹,满心里都是想着如何的捞钱。
大概是到了孙惠和孙尹两个日子好过了,孙母也过了偏激的时候,才释然。不过那时候已经晚了,伤了名声的孙母,到底背了一身骂名,磕磕绊绊的过完了这一生。周海,也是如此,时进时退,坚守着底线,但一辈子骂骂咧咧、与孙母白头,名声也是丢尽,到死,即使心里已经早放下,不过依旧算是不和谐。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现在要说的是买地,刚好有人在青河边开了地卖,位置有些远,比较偏僻,拢共是五亩。这儿本来是芦苇荡,被一把火烧了,整出了十八亩,共三个人家分了,其中这个五亩地,是村子里周福家的,因为周福病了,得花钱,不然这靠河的地也不会卖了。都是不错的肥沃水田,每年只要不发大水,想来能收不少的粮食上来。
但因为靠着青河,发了大水肯定绝收,很多人家都在观望,总不能花了价钱买了地来只能种一季冬麦,那样也太不划算。所以都想着把价钱压压,这五亩地二十两银子,太高的价了!周海先找了周福家,都是本家亲族,直开了当的就谈起了价格,这也是机会,青河村风调雨顺的,人也富足,难得会有地出售,周海准备全部买下,然后给两亩地挂到孙尹的名下,换取孙母不闹腾起来。
同族,加上这地本身就可以说是白得的,周福又病着需要钱看,种种原因相加,谈的还算顺利,最后是在三两每亩的价格拿下了这五亩地。
周海这么些年,陆续添置了土地,他做木工很赚钱的,加上这一次,连上祖上传下来的,共有三十多亩地。这很值得骄傲,所以周家算是比较富足的,而这次添置了五亩地,价格又偏低,本来应该高兴的事,但是周家这时候气场很微妙,周爷爷脸色变得难看,而周奶奶更是嘴里咒骂着。
对象当然是孙母,因为周海拿来的地契两份,一份三亩的是周家的,一份二亩的是孙家的。看了那孙尹二字,周爷爷恨不得撕了地契,而周奶奶更是劈头盖脸的骂了儿子一顿。败家爷们儿、被老婆挟制、软弱东西!不是周爷爷一声低吼,喝止了周奶奶,这一顿骂不可能这么快停息。不过,周奶奶还是嘴里嘀咕,咬牙的怒骂。
这都是周家的钱,凭什么要白养那两个崽子不说,现在居然要为那外姓添加田地!看着儿子就是来气,周奶奶倒想问问他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是周爷爷拦住,她都想去那贱人屋里,好好给她颜色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