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周山进学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周海的望子成龙,见了别家的孩子因为读了两年书,在县城茶庄做伙计,没几年就挤走了前掌柜,现在是体面而又手中不少钱。聊这话的人,正好看见周山进来,就说了句你家小子从来聪明,如果送了去上学,定然也不会差,将来做个掌柜的,你们也体面。
可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瞬间周海就起了念头,他要把儿子送了去进学,也上个两年,认识几个字。就算不能够做掌柜,也不是个睁眼瞎,反正他手里有些钱,不在乎这一点。
当天夜里就问了儿子的意思,周山听了就懵了,支支吾吾的,他也没个主意,不知道该不该点头。一旁的周彤看不过,她想着弟弟去进学,不管学的怎么样,到底不同,比别个不识字的高上一头,暗中伸手推了弟弟后背,示意他应下。
得了姐姐的暗示,周山才犹豫着答应下来。他拿不定的主意,总是姐姐帮着决断,反正他知道在这个家里,最不会害他、最关心他的,就是自己亲生姐姐了。
周爷爷和周奶奶问了束脩,当知道是半年一贯,节日里送礼,价格虽贵,但对他们家来也不是不能负担,也就没有说什么,让周海看着办。
全家里,只有孙母是不赞成,她当时心里就不好,在她看来这完全就是费钱,乡下地里刨食的,要识字干嘛?那是老爷们才该学的!有那银子,还不如多买块地,多份产出。因为这钱是周海出的,人家不在意,孙母也不好出口反对,她没这资格。不过她打算了,既然周山这个大儿子花上几贯进学,她儿子周树如果不进学的话,就得多分些钱财才是!
一夜的不舒服,孙母早饭也没吃就过来找女儿抱怨,把她心里想说而不能说的翻了十八个花样倒了出来:“惠子你说说看,是不是这个理?咱们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练就一身庄稼把式就可以了,认识字能有什么用?是能顶饱还是能帮你种地?真是有几个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太糟蹋了!”
今天孙母的一番话,那些埋怨什么的一点都没听进去,因为孙惠早就神游天外了。她这才醒悟,自己这辈子可是十足十的文盲了,这让她多少有些难堪。毕竟在有上一世记忆的孙惠看来,不识字实在是太丢脸了,而且不识字的绝对是处于社会的下层,连契约都看不明白,很可能被骗了也不知道。
这么些年,孙惠都是为了生存而努力,一点都没功夫想着要识字,毕竟连吃饭都仰仗别人,哪里还能再提要求。所以下意识的孙惠自己就规避,不往这想。现在生活算是能自给自足,而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