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
好在专利申请代理并不需要面对面地解决,清景公司使用往来信件就能提供帮助,虽然没有后世里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但也只能这样了。
与林景兰的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各所高校,有研究生、博士生,也有讲师、教授。如今业务量大的高校,公司里已经有专人负责对接。
如今公司蒸蒸日上,林景兰对清华其实是十分感激的,如果她不是清华的学生,如果她的公司没有和清华挂钩,又会有几个人知道?即使知道了,又能有几个人信任?
清景专利申请公司其实是借了清华的东风,但凡看到公司的地址在清华里,人们对公司的信任程度顿时就不一样了。清华在学术上一向是全国领先的,专利申请上一定也遥遥领先。
因着这份感激之情,林景兰除了分给清华的收益分成之外,还在不断地追加奖学金的金额。如今清景奖学金的名类十分之多,这不林景兰一受到启发,就又在增设了几种奖励给体育运动上出色的学生。
林景兰还不知道,她无意中参加的长跑比赛,以及增设的奖学金,竟然成为了清华园中“无体育,不清华”这一精神的开端。
十月,第二届北京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举行,这项赛事从1981年开始,如今才刚刚是第二届。如今的北京马拉松还是非常专业的赛事,只设立了男子全程也就是四十二公里这一项赛事。因此去年虽然是第一届,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压根没有关注。
今年由于林景兰带头掀起的运动热,清华的学生顺带对北京马拉松关注起来,得知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够参加后,不少人大感失望。甚至还有学生写信,希望以后的赛事可以允许非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当天,不少清华的学生前去观看,观众里竟然有一大半都是清华的学生。
林景兰也受到自己掀起的风潮的反影响,因为周围气氛实在太好,她运动的动力更足。如今除了每天在学校里夜跑之外,每个周日还会多跑一些路程,从工人体育场出发,一路顺着建国门、□□、公主坟跑过去。渐渐地,林景兰身边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一个跑步小分队,每到周末好几个人依次排成一竖队,跑上这么一圈儿。
洪泽自然是第一个加入的,另外还有赵玉梅、魏颖、张闻钟,令林景兰意外的是,安婉也同她说想要一起跑,林景兰当然答应了。
赵玉梅和魏颖的体力都远远不如她,每次只跑一半路程,反倒是安婉可以和林景兰跑到最后,因此每次跑完之后,洪泽与张闻钟,林景兰与安婉分别结对,互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