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镶嵌上去——相当于给瓷器镶了个金牙——所以这手艺不光看修补,还得修补得有艺术感。手艺高的人,能把残瓷修出花样来。
比如一个茶盏坏了半边,用金叶子镶上,两边用米钉焗子固定,这就有了个新名目,叫作金瓯缺。再比如哪个壶口出现崩口,那就包一圈花银边,叫作遮芒。还有补盘子时,上面镶上一串铜豆钉,一个素盘就成了满天星。前面提到的那个“青瓷蚂蝗绊”,就是把残缺品焗成艺术品的一个范例。
所以但凡焗匠,必然有一手金属加工的绝活,和专业银匠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兰稽斋老板故意混淆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强调这个委托其实还是银活,不想激起尹银匠的反感。
尹银匠对这个要求不置可否,转过来又看向我。我想了想,开口道:“我手里有片碎瓷,想请您看看其中门道。”
既然是碎瓷,那就没有焗的必要了,他甚至都不用动手,只要看一眼动动嘴皮子就成了。
我们都看出来了,尹银匠对焗瓷特别抗拒,因此尽量把要求说得简单,挖空心思不往焗活上靠。
尹银匠既没一口答应,也没一口回绝,他又要了一碗黄酒喝完,打了个酒嗝:“我只能答应一个人,你们俩自己商量吧。”
得,这尹银匠看着木讷,脑子还真好使。见我们两个一起纠缠过来,索性祸水东引,把矛盾转移,让我们自己先撕巴一轮,他看热闹。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我和兰稽斋老板一看就是志在必得,谁也不会放弃。两人跟斗鸡似的,竖起翎羽,翘起鸡冠,互不相让,可一时都还坐在座位上,没动手。
为什么不动手?怕我们一打起来,尹银匠趁机跑喽。
旁边店主打了个圆场:“老尹哪,你这不是挑拨人家打架吗?我这小店可容不下两尊菩萨。要不你给他们划个道?”
尹银匠这会儿酒劲有点上来了,眼睛微微泛红,说话声也比刚才大了:“那成,你们不是来找焗活吗?那就考考你们的焗活手艺,谁知道多,我就答应谁的要求。”
我和兰稽斋老板对视一眼,同声道:“怎么比?”
尹银匠想了想,说你们跟我来,然后伸手跟店主借了两个盛酒的大瓷碗。我和兰稽斋老板一左一右,生怕他跑了,半挟持着出了店铺。店主摇摇头,继续炸他的臭豆腐。
我们三个出了店没走几步,就是八字桥头。此时正值正午,阳光艳炽,是绍兴难得的晴朗天气。金黄色的光芒抛洒下来,照得桥下流水波光粼粼,活力洋溢。唯有这座青灰色的古桥不受影响,依然带着绵延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