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发现售价过高的盐,那就直接打为私盐,按照贩卖私盐论处。
至于那些因为采用了晒盐的法子,而失去了生计的灶户,也很简单。盐田晒出来的盐那是粗盐,里面不知道混了多少杂质,吃起来口感不好,还有轻微的毒性,这些灶户就可以重操旧业,采用蒸馏过滤的手段,将那些粗盐提纯成精盐。
这些精盐的价格,自然不能如同粗盐一般卖,反正这玩意普通老百姓暂时是吃不起的,那么,这些精盐直接交给皇商或者是干脆由内务府主持出售,也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出来,吃的精盐,刷牙用的青盐,还有就是沐浴也可以专门调制浴盐,再搞点什么竹盐之类的,哪一样都是细水长流的好买卖。
当然,这么一来,盐政衙门的地位自然是大为降低了,不过,风险也很小了,贾赦将方子还有自个的建议说出去,反正也不是正经的朝堂奏对,而是当做自家儿子迎娶公主的聘礼,也不指望什么赏赐,这个麻烦自然也塞到了圣人那里,圣人那边自然迅速反应过来。
甄家那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围在他们身边,不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吗,他们为什么有钱,因为他们勾结盐商,贩卖私盐,但是,若是以后盐价降低到比私盐还便宜呢?
☆、第90章
天津那边如今却是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中心了,那边不光搞了个天津织造,每年卖出去的那些羊毛的布料还有其他的相关产品,一直就是供不应求,便是南方不怎么冷的地方,寻常人家也愿意买几斤毛线回去,织几件毛衣穿着,秋冬的时候穿在里面,外面都不用罩夹袄,穿一件单衣,也没多冷了。
如今,天津那边又开了晒盐场,那边原本就是滩涂盐碱地,芦苇都长不起来,如今干脆开垦出来做了盐田,没多久,就晒出了不知道多少白花花的盐出来,简直把人都看傻了。
圣人又下了诏令,晒盐场那边,十石起步,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所有的商人都可以到这边批发带回去出售。
当然了,朝廷还制定了一张建议零售价的表格,不同的地区,根据距离盐场的远近,制定零售价。以后,各地盐政的责任就是,若是发现当地的食盐价格超过了这个零售价,那么甭管你这到底是买的官盐还是怎么回事,统统算是私盐。
这么一折腾之后,林如海算是彻底解脱了。
而江南那边,那些盐商算是倒了大霉。这年头官盐的价格贵那是有道理的,毕竟,这年头采用的是煮盐法,给灶户发放铁锅,连柴炭都是有数的。
铁锅煮盐自然会有锈蚀,一个铁锅用不了几次,问题是,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