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瑜的行书也不似一般女子纤细婉约,她的笔画间挫顿有致,大气磅礴。
“若有信心表现出文字中的含义者,加分;若不习惯,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字体,不必强求。”卫瑜安排道,“大家自行考虑吧,一刻钟后完成。为公平起见,不可署名,到时会将你们的作品混在一起评判。”
好的书法家,是可以依照不同的文字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身的笔力的。但若修炼不到火候,轻易去刻画反而会得不偿失。
一时间,姑娘们都低头细细琢磨,气氛安静。
卫瑜并不打扰,提了笔在一旁白纸上随意描画,尝试着用劲竹体表现。
过了不久,忽然感到纸上阴影罩来,一个低低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可是你所作?”
☆、第二十三章 谈词提笔书
卫瑜回头,见东陵殊站在她身后,正垂着眼眸认真地看着案上的字,玄色劲装更显挺拔压迫。
不自觉地往旁边退了退,摇摇头道:“我哪里写的出,这是书中记载的前朝学者所作。”
“何书?”
卫瑜没想到他还会追问,支吾道:“嗯…幼时在祖父那里翻到的,时日久了,不太记得清…”
“那可还记得作者?”
“岳鹏举。”抬头看着东陵殊,又补充道,“他也是位了不起的将军。”
东陵殊默默点头,又看了一会儿,赞叹道:“这种文体甚是奇特,却极有味道。”
“书中记载,这类叫做词,与我们熟悉的诗和赋不同,是按照不同的词牌名的规则来创作的。”见他感兴趣,卫瑜便细细介绍了词与词牌名。在那些现代的记忆中,卫瑜深觉宋词的精妙,比起律诗的严谨拘束、汉赋的冗长繁琐,词更善于情感的表达,实应推广于世。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
“满江红。”
“可还有下阙?”
卫瑜讶然,她没想到东陵殊会对新接触的文体这么快的理解,在他没接到回应转脸看过来后,才点了点头,呐呐道:“有。”
东陵殊挑了挑眉毛,示意她继续写出来。
卫瑜刚拿起笔,突然灵机一动,将笔递了过去,狡黠道:“我方才讲了半天,世子爷不能完全不劳而获吧?这下半阙,我说,你来写。”
东陵殊看着这递到面前的毛笔,睨了卫瑜一眼,伸手接了过来。
“回饮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王岭山缺。壮志饥餐契鞑肉,笑谈渴饮貘阖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