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瑜站着不动,认真道:“舅舅,阿瑜不是没下过战场,那点苦不算什么。楚歌没去过东边,也没有跟契鞑人打过照面,但我熟悉地形,也熟悉契鞑的作战风格,哪条路线最快最安全都熟记于心,没有人比我更合适的了!”
“本将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殿外,在卫瑜话音未落时就传来沉钟似的声音,震欲有声。
卫瑜和秦楚歌向后看去,逆光下,赫连墨启身穿玄色铁甲大步走了进来,头上红缨瓒动,单膝跪下,低声道:“赫连墨启请战,请陛下命臣押粮东行。臣定不负皇恩,血刃契鞑,为父报仇!”
☆、第九十八章 众将荣归京
“赫连墨启请战,请陛下命臣押粮东行。臣定不负皇恩,血刃契鞑,为父报仇!”
靖嘉帝平静了下来,沉沉看着他单膝跪地,半晌才开口道:“右将军捐躯,实乃举国之痛!朕理解身为人子的心情,但你如今重伤未愈,还是派他人前去吧。”
“陛下,将军府一门忠心为君,父亲是在战场上去的,臣亦不能丢下东南军在后方偷享安逸!”赫连墨启另一边也跪倒了地上,郑重地磕了个头,额头停于地面久久不起。
卫瑜默默看着他坚定的背影,虽是跪着,却好似硬如千斤,不折不摧。这个男人一直如山一般,屹然奎立,永不退缩,此时是为了老将军、为了整个东南军,更是为了身为一名将领的信念。
“陛下,如今老将军不在了,东南军离不开赫连将军,望陛下斟定。”卫瑜也跪了下来,恳求道。
秦楚歌想了想,也跟着无声跪了下来。
赫连墨启无疑是最佳人选。
卫瑜根本不信将军府有何异心,赫连墨启在东南军中的威信与右将军不相上下,且他多年对战契鞑,对敌军知根知底,若能够回到前线,也就解了目前军心不稳的难局。
“来人,先将郡主扶起来!”
“陛下!”
“先起来!”靖嘉帝睨她一眼,哼哼道,“若在这里把身子跪坏了,朕如何向你母亲交代?”
卫瑜一喜,脱口而出道:“…舅舅的意思是?”
“朕会考虑。”
见他松了口,心知其实已算半个妥协,便不再僵持。秦楚歌拉了卫瑜一把,将她扶了起来。
“陛下英明!”
靖嘉帝叹口气,摆了摆手:“一个个的都不听禁令闯进来,等战事结了,再与你们好好计算!朕还有事,都退下吧!”
“是。”
三人从乾清殿里退了出来,向宫门外走去。
秦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