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圆满了。
柴氏虽觉得入住谢家似有些不妥当,但许久不见孙女与曾外孙女,又拗不过孙媳妇亮晶晶的眸子,于是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李遐龄自然更不愿意一人孤零零地住在宣平坊的新宅邸中,便索性以便于与谢玙、王昉来往为借口,也搬到谢家外院住下。于是,平日里似是有些清冷的谢宅,竟是转瞬间便热闹了许多。
小王氏与颜氏早便听闻李家即将入京,见西路忙忙碌碌,也亲自带着人过来帮忙。李暇玉将她们引见给柴氏,柴氏仔细端详着她们,笑盈盈地给了见面礼:“一瞧你们,便知道都是性情和善的好孩子。也不知染娘是修了什么福分,竟能遇上你们这样的阿嫂。这些时日,承蒙你们照料她了。”
“郡君说的哪里话,都是一家人,哪有照顾不照顾的?”小王氏笑着回道,“况且,说到彼此扶助,倒是元娘做得更多一些。与她相比,儿们这两个阿嫂真要羞愧死了,怕是立也立不起来呢。”说到此,她眸光微动,心中越发觉得李家入京着实再好不过。至少,往后便又多了一位长辈能够与王氏讲道理了。
颜氏也接道:“早便听元娘说起,她之所以文武双全,都是祖母教养的功劳。如今郡君来了,可否也教一教儿呢?儿虽是不堪造就的朽木,却也想在待人接物、打理庶务等诸多事上有些长进。”她在娘家时,继母自然什么也不可能教,嫁入谢家多年,成日只侍奉在王氏身边,陪着她说笑,亦是从未学过什么内宅家务之事。如今三房渐渐各自独立,她不得不开始打理庶务,千头万绪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无论如何,亦不能凡事都请教小王氏,柴氏过来,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柴氏便笑道:“你若是不嫌弃老身啰嗦,便随时过来就是。无论遇到什么疑难之事,或许老身都能给你出些主意。”
小王氏忙道:“郡君可不能厚此薄彼,落下了儿。”
众人一齐笑了,眼见着便觉得亲近许多。
此后,小王氏与颜氏便几乎日日都过来,如同晨昏定省一般。或请教柴氏如何打理庶务与田产铺子等,如何处置家中的收支出息等,或听她讲些早年的见闻趣事等。
柴氏不仅具有长辈的威严,同时亦十分慈爱,见识眼界与做事的手段不知比王氏高明多少。小王氏与颜氏只恨不得她能就此在谢家长住才好,种种人情往来与内宅交际,甚至于接人待物的礼仪风度,皆可请教一二。与这样的长辈相处,不仅增长了见解与智慧,连胸怀亦是开阔许多。
柴氏亦是越发觉得这两位年轻的世家贵妇性情确实不错,也替李暇玉觉得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