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我听画舫上传来歌舞之声,好不热闹,原来是高家宗学子弟全在此处了。京城果然是京城,京城的子弟好雅兴,我在襄城时,宗学中的子弟尽是些无趣之辈,往日休假,只知在府上睡觉,哪会有游河观景的兴致。高二爷实在是个风雅之人,在下钦佩。”
高华崇客气道:“既然相遇,便是缘分,不知李兄和苏翰林可有兴致到我的画舫上来,一起喝酒作乐。”
永王之子笑眯眯道:“哎呀,我说了这么久的恭维话,就是等高二爷这一句呢。高二爷相邀,实是在下的荣幸。”
高华崇道:“苏翰林怎么说?”
苏翰林看了永王之子一眼,终于起身:“恭敬不如从命。”
船工将永王之子和苏翰林的小舟拉近,永王之子轻轻一跳便上了画舫。苏翰林亦跟着风度翩翩地跨上船。
高华崇因方才的事被永王之子和苏翰林打断,虽出于礼节请他们上船,可难免还拉着脸不大痛快。
永王之子始终是笑笑的:“我方才看见你们兄弟二人聊得正欢,是什么有趣的事,你们抛下一船的人到这里来说?不知能否叫在下也听听。”
不等高华崇开口,高展明率先道:“只是喝多了酒,到舱外来吹风醒醒神罢了。”他要彻底断了高华崇那条心,他不会再给高华崇侮辱自己的机会了。
高华崇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又转向永王之子道:“李兄,我记得你是上月月中进京的?我倒不知,你竟认识苏翰林。”
这苏翰林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苏瑅。高华崇他们这些权贵子弟,和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说不上是不共戴天,可好歹也是难以亲近的。一向是桥归桥路归路,只有虚与委蛇的情分。永王是先帝的嫡亲弟弟,和高家亦有姻亲,怎么也算是站在权贵这边的。而永王之子竟在端午节和苏瑅一起泛舟游御河,这样看来,好像私交竟是很不错。
永王之子笑道:“我和苏翰林也不过认识了几天而已。我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等六月办完了圣上的大寿,我就要离京了。这次离京,我想去蜀郡走走,苏翰林是蜀地出生的,我想向他请教蜀地的风土人情,因此今日缠着他陪我来游御河,没想到就遇上你们了。”
高展明听了这话,终于知道这位永王之子究竟是何人了。永王李璘的嫡长子名叫李景若,这李景若本该是袭承永王爵位的,然而他却是个出了名的风流人物,不甘长居襄城,自幼喜欢浏览名山大川,听说他十六岁时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独自一人策马游遍了整个河南道。如今他已是二十三的年纪了,尚未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