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来,越宁就彻底解放了出来,跟李援朝打了声招呼,去镇上的书店蹓跶了一圈。村里别说书店了,连卖报纸的小摊都没有,吴支书等人看的报纸,还是邮递员特意送过来的。镇上好歹有一家书店,店面虽少,书也不多,总归能解解馋。
一出门就要接触到人,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
出门的时候,李援朝给他塞了两张“炼钢工人”的五元钞票。孙家开个小卖部,多少赚点钱,孙强手头常有些小零嘴、钢蹦毛票之类的,镇上小坏孩儿时不时仗着年纪大,拳头硬“借点花花”。孙强被关在家里背书,并没有反抗,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不出门就不会被“借钱”了。
十分之巧,这一帮不良少年的老大今年初三毕业,被家里扔出去到外面打工去了,眼下正在建设祖国的工地上搬砖头。剩下的也算是群龙无首,自命新君的小混混为了“立威”、“收买手下”,怎么也得做一单。柿子挑软的捏,斯文秀气的外地人越宁,就被盯上。
然后就被这软柿子拍了个人仰马翻。
第7章 逃离(七)
一看对面俩小子歪歪斜斜的走路方式,越宁就知道有问题。
比起这些只知道跟小学生“借钱花”的货,越宁才是真在社会上混过的。他吊着伤臂的时候就睡过桥洞、躲过混混、翻过垃圾筒,跟划地盘的乞丐们“沟通”过、拍翻过无事生非见着残疾人就想欺负的手贱货,偶尔还跟野狗干架,凶狠警觉是刻到骨头里的东西——都是被环境给逼出来的。
这一回一看,他就乐了,这哪里出来的俩逗比啊?一歪头,后面还有一个。好么,学会前后包抄了。
打头那小子也不过十三、四,一头非主流的发型染了个黄毛,跟着港片学得一副不伦不类的大哥样儿,叼根牙签:“小子,新来的?有钱不?借点花花!”
借你m啊!越宁根本就没拿李援朝的那两张钱。基本上算是过目不忘,除了工具书和十分感兴趣的、觉得有必须反复阅读的,其他的书他翻过一遍之后就完全不用买。这点钱对他未来的生活来说,攒起来也没用,还显得小气。不如大方一点,啥都不拿。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有,越宁也不打算给。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没完没了。小混混怎么可能讲道义?越宁很诚实、很客气地说:“我没钱,有也不借给你。”
小混混脸本来就歪着,这回倒气得正了,很有气概地一挥手,道:“小子胆儿够肥啊!给他点颜色看看!”
看着两位小弟往上撸袖子,越宁就呵呵了,原来是一群雏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