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就只有十五块。越宁手头有点钱,给何妈妈、小胡老师买条丝巾,也就滑过去了,聊胜于无。小胡老师心里美滋滋的,还要让他注意节俭,转脸给他买画具去了。何妈妈干脆想给他买个钢琴,放家里诱拐小少年去家里弹琴。夕阳下,阳光从窗户照到弹琴的美少年身上,听着铮铮的琴声,真是一种享受。
一路下来,互相关爱,也是其乐融融。
第25章 初见(一)
才是春风拂面的时节,热岛效应却让这座省会城市在上午十点钟就有了夏天的感觉。
谢老师满目慈祥地看着走在左前方三个身位的少年,额头背上出了细汗也不觉得辛苦,感觉这趟公差出得真是值得极了。这是一趟光彩的差使,带着学生出来参加竞赛,学生还得了一等奖。往常这种事情,老师比学生精神还要紧张,一是担心成绩,二是担心学生。谢老师由于学生省心,抱着旅游的心态跟过来拎包打杂当保姆来了。
哪怕这学生衣着古怪了一点,可哪个天才没点怪脾气呢?不怪,那就不是天才了。小学初中听过跳级的,到了高中还能跳级的不是天才是什么呢?别的不说,光是赶会考这一关就能要了命。这位倒好,在校长的默许下跳了级,轻轻松松把会考给过了。县中有保送名额,会考九门全优能保送到省城的大学里面来,这位太有个性了,保送的不要,大概是嫌弃学校不好。不知道白便宜了哪一个。
应该能考上q大吧?县中好几年出不了一个考q大、p大的,一旦发现了一棵好苗子,捧到心手里都来不及。现在这好苗子就在他身边走着,谢老师推推眼镜,下巴扬得高高的。
越宁走几步就要回一回头,带个老师出来考试,真心累。谢老师处于傻笑游魂状态已经好几天了,不晓得是不是水土不服的另一种症状。
越宁对省城比对县城还要熟,对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比对小县城的生活节奏更加适应。别人家老师带学生出差,是老师包办一切,他们这一对,干脆掉了个个儿。95年的省城,比记忆里04年的省城差了不少,老城区的规划倒还是老样子,抖开地图一看,顺便把公交线路找一找,就领着谢老师顺利地找到了下榻的饭店,又领着谢老师去熟悉了一下考场。
整个过程,谢老师差点没回过神来。县中对于这次竞赛是相当重视的,只有越宁一个学生,也特意安排了谢老师跟随,而不是像往年一样,一个两个的学生,就跟着市中的队伍蹭个队。谢老师心知肚明这是为什么——学校对越宁抱以很厚的期望。是指望着他打个翻身仗,扬眉吐气一把的。从评省重点中学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