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抵达,我们先往那边走。”
大金牙说:“坎儿沟已经干成瓢了,去那儿不等于绕路?”
我说:“好歹也是条沟,进去躲一躲,歇歇脚,等太阳往西落一落再走。”
大金牙恍然道:“原来胡爷是这么个意思!非奇思妙想,不能有此!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势!我胸中又涌出二字感叹……牛掰!”
胖子说:“大金牙,听人说你的舌头可以锯断铁条,还真他妈好使!”
大金牙说:“舌头好使,当不了腿儿啊,还不是得一步一步走过去。”
3
民间俗传坎儿沟又叫沙土沟,其实是一大片西夏贵族的墓葬群,西夏受唐宋影响,笃信佛教,墓葬也与风水形势相合,许多年前,这里是个水梢子,说土话叫水梢子,指发源于远方的暗河,途中涌出沙漠,形成了一个海子,背倚沙土山为固。前有照,后有靠,西夏贵族认为是一块宝地,以壁画墓砖为室,大大小小的墓室,数量极其庞大。当年还有水梢子,穿越大沙漠的骆驼队,通常会在这里上水,后来水源枯竭,又有刀匪、军阀、国民党残兵败将,乃至于白俄,多次进行过劫掠,值钱的东西全被掏空了,但形势尚存,没有被流沙完全埋住,以前毛乌素还有成群的黄羊,打黄羊的人经常去墓穴中躲避风沙。
四个人带上背包,弃车步行,细沙松软,一步一陷,行进格外吃力,在毒辣的太阳下,对照地图和罗盘辨认方位,下了大沙坂,越过几座沙丘,前边出现一条沙土沟。
我们步行抵达沙土沟,扒开几个盗洞,找一处沙土不多的墓室下去,立时感到一阵寒意,古墓中虽然阴森,可比在烈日下暴晒好多了。我喘了几口气,抖去身上沙子,打开手电筒四下张望,西夏贵族墓葬规模相对较小,封土堆多为塔形,以墓砖垒成二室或三室,墓门上雕以水火图,地面的墓砖阴刻花纹,四壁则是一砖一画。
西夏墓葬与中原墓葬的显著区别,在于西夏墓室顶部有一小洞,自上而下,悬挂一盏长明灯,封墓之前点上长明灯,再以七层墓砖封死,长明灯耗尽墓中氧气,形成真空,使壁画保存极好。
墓门前有照壁,浮雕武将、托梁兽,上方彩绘星云纹阙门,各类仙灵异兽,气势森严。墓砖壁画以四类为主,一是墓主人生前骑乘骏马行猎,二是描绘墓主随军征战的场面,三是描绘墓主夫妻奢侈的饮宴享乐,四是奴婢们忙碌于屠宰、炊庖等杂役。墓室当中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壁画,仅有四个抬棺的石俑,棺下座台也叫棺础,皆为赤身奴隶力士之形,屈膝跪地,二目圆睁,口中有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