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个乌衣巷了,晋朝时王、谢两个能左右朝政的大家族就住在乌衣巷里,后来王谢二家被碾压在历史巨轮下,乌衣巷也成为野草丛生的荒坡。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将城南原住民迁往云南,江北等地,从全国召集工匠和富商居住,十几万户手艺人、一万四千三百户富户加上他们的家属约百万人住在城南十八坊中。以聚宝门大街为分界线,西边是工匠坊、毡匠坊、银作坊、弓箭坊等,东边是织锦一坊、二坊、三坊等,其中乌衣巷所在的善和坊基本都是富户们的豪宅。
时过境迁,距离太【祖爷建国已有两百年,南京城城北多军营,城中多高官勋贵世家,城南多平民富商,城西是皇宫中央六部等衙门的大体格局只有个别处有变化。
乌衣巷第一户人家就是沈家宅子,沈家第一代和第二代人皆从商,居所不定,从第三代定居乌衣巷,并开始读书入仕,沈大爷是举人,在福州做官时抗击倭奴殉国。今竹的父亲沈二爷少时有神童之誉,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入了翰林,目前在鸿胪寺任右少卿,从五品的京官。沈三爷不爱读书,花钱捐了个官身,开铺做买卖。三兄弟在父亲过世后由母亲做主分了家,如今沈老太太和长房的儿孙们住在乌衣巷老宅,沈二爷一家除了沈今竹都住在京城,沈三爷的家室在南京城城西八府塘。
因二天前刚办了喜事——沈家长房二小姐沈韵竹出嫁,沈家新漆了朱门,一清早将乌衣巷清扫的干干净净,洒了清水,大门敞开,一卷卷红毯从大门直铺到正堂,正堂六个青花大缸里冰块堆成小山,清凉宜人,沈家人在此等候新嫁娘归宁。
一个才留头的红衣小丫鬟匆匆小跑而来,被门槛绊了一趔趄,顺势跪地说道:“老太太,三——三爷回来啦。”
坐在大堂中间黄花梨三弯如意腿罗汉床上的沈老太太忙搁下茶盏,问道:“四丫头呢?”
小丫鬟笑道:“都来了,四小姐瞧着长高了不少呢。”
坐在右边第二张黄花梨玫瑰椅上,穿着大红十样锦妆花褙子的当家主母沈大少奶奶王氏笑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呢,韵竹归宁、三叔即将喜得贵子、今竹平安回家,咱们家要三喜临门了。”
“阿弥陀佛。”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平素不信神佛的沈老太太不禁念了一声佛,声音有些微颤道:“快叫他们进来。”
话音未落,今竹提着一篮子栀子花飞奔到沈老太太跟前,叫道:“祖母!我回来了啦!”
众人只见一个黑瘦、散发着一股咸鱼味和栀子清香的女童趴在沈老太太膝下,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