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村子不是一般的穷, 一眼望去, 全是茅草屋。他们几个月去一回镇上, 刚过零点背东西走到镇上,九、十点钟到镇上,卖掉东西买盐、洋火、针线。”余盛乐听那里的村民说起这些事,惊掉了下巴颏。
“村里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首都的领导。”余松博说,“那里人谈论的事是去年十月份的事情,我跟他们聊天,我还以为我回到了去年。”
那里的人不养猪牛,因为他们离兽医站太远了,假如猪牛得了病,猪牛只能等死,他们承受不了损失。
他们养的鸡是自家母鸡孵化的小鸡,小鸡仔的死亡率也高,养十只小鸡仔,能长大三只就不得了了。
这时候,养兔子的优势出来了,兔子一年到头不停的生,还不爱生病,那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几窝兔子。
余松博要买兔子,和那里的村民谈价钱,村民们不敢要价,叫余松博随便给一个价钱,余松博实在下不了狠心压价,以比市场上低三分钱的价钱买兔子。
这三分钱是运输费。
“我听大姐夫他爸说,县里正在筹备建桥,但是桥和水闸建一起,他们过桥到县里,那得绕一个大圈,他们想到你那边的镇上,绕的路比到县里远二分之一。如果建的桥方便他们,到了夏季开闸放水灌溉稻田就不行了,一半的水田得不到灌溉。”余盛乐说。在方便村民和灌溉水田二者之间,县政|府选择水田。
“要是附近有兔子,我不会选择那里的兔子。”余松博说。他要在河对面租拖拉机到村里拉兔子,把兔子弄到船上弄到河这边,再把兔子弄到拖拉机上拉回余郢,太折腾人了。
余松博、余盛乐跳下拖拉机离开。
李谣听完过后,在心里嘀咕要想富先修路,领导说的太正确了。
次日,骆谦带种子回骆家村,他带了一卷地膜回来。
李谣把地膜抱给昨日的几个妇女,几个妇女凑了地膜钱给李谣。
李谣回来给钱玉娇地膜钱,教钱玉娇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记账。
钱玉娇可能在这方面有天赋,一点就通。
李谣离开小店,撞见一个背着脏兮兮看不清颜色的化肥口袋的人伸头往幸福家具厂里面看,这人穿的拖鞋已经不能称为拖鞋,裤子短到膝盖,上衣一个没了袖子。
“你在外边等着。”李谣说完到后院拿一个窝窝头回来,见这人走了进来,李谣蹙眉,她把窝窝头递给她,“你拿了饭就离开吧。”
要饭的佝偻腰说几句吉祥话,转身离开的时候,她余光瞥了蹲在围栏边的两条可凶的狗,狗子露出锋利的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