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先生虽然隐居在青连山,然而依然心怀天下。
如今大兴有了如此大灾,三人自然忧心。
“赵先生,发生了这样严重的灾害,朝廷自然会出手营救老百姓的,先生不必太过忧愁。”
在其位谋其政,三位先生已经远离朝廷了,再担忧也没有法子。
“哼!”
听了苏念的话,赵秋云冷笑了一声。
“要是朝廷能管一管,我又何必如此忧心!干旱自两个月前就发生了,朝廷竟然到现在都没有派送一石粮食,一两银子给当地的老百姓。”
提起朝廷,赵秋云更气了。
如今的朝廷,被陈统把持。
自上到下都是乌烟瘴气的,可怜老百姓们遭此遭难,却无人营救。
忧国忧民的三位先生,因为过于忧虑,都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落脚边关
“你可知道,连金丰县城里,如今都有从东边逃难过来的难民了!”
赵秋云一脸痛心的说道。
“什么?连金丰县都有难民了?”
金丰县算的上是大兴的最北边了,从东边逃难过来,距离可不算近啊!
“是啊!逃入金丰县城的难民,被金丰县的县官拒之门外,如今,正在城门外头待着呢!还好现在天气热,要是遇上冬天了,非得冻死不可。”
提起金丰县城外的难民,赵秋云痛心疾首。
从上次马家村和杨家村村民得了瘟疫的事情看来,就知道金丰县的县官,是个没有担当的,一心只会逃避责任,压根就不会为民着想。
如今,逃难的难民来了,居然直接把城门给关上了。
除了第一天象征性的给难民们施舍了一些米粮外,其余时间理都不理。
还是金丰县城的老百姓心善,自发的给难民们凑了些粮食送去。
要不然,难民们可熬不下去。
可是,眼见着难民越来越多了,金丰县的老百姓也无力承担这么多人的口粮啊!
朝廷也指望不上,难民们又无处可去。
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一群难民饿死吗?
想到这件事,赵秋云就心急如焚。
听了赵秋云的描述,苏念立马想起了当初自己一大家子逃难的经历。
也是和现在的难民们一样,被县城拒之门外。
而且当时是严寒的冬天,要不是有小卖部里的物资,周家人说不定根本活不到现在。
苏念立马对难民们心生怜悯。
“赵先生,前段日子,咱们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