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跳动起来后,使得狂尸们的大力搂抱、掐勒都无法准确发力,撕咬、抠挖也无法准确对准发力部位。而那些正在被狂尸追逼的鬼卒,也因为开始了这样的跳动,使得冲击虽然有力、但辗转却不太灵活的狂尸无法捕获到他们。
大傩师身形的起伏在加速,孔明灯跳动的频率也随之逐渐加快,幅度不断加大。在如此情形的引导下,鬼卒们的跳动也变得更加迅疾和有力。一些已经被狂尸抓住、抱住的鬼卒竟然挣脱了出来,而挣脱之后随即便是边跳边出手砍杀,断骨碎肉又开始翻飞起来。而没有被抓住的鬼卒的身形跳动得更加扑朔,狂尸笨拙的动作不要说抓住他们了,就是视线都无法跟上这种节奏。更何况鬼卒扑朔的跳动还夹带着快刀的舞动,往往几个混乱的节奏之后,对阵的狂尸就会被不知从哪个方向过来的一刀砍掉脑袋、手臂、腿、脚,甚至是半边身体。
齐君元在树上看着,虽然目前为止他还无法判断驱动狂尸者和大傩师两边谁的技法更厉害,但他至少得承认这个大傩师是很有实战经验的。用跳动来挣脱力量很大的对手是平常人经常做的事情,就好比一个和男人吵闹的泼妇吧。虽然力气没有自己男人大,但她在被自己男人抓抱住时,几个突然的下蹲加上几个突然的蹦跳,肯定可以从抓抱中挣脱出来。就是顽童间戏耍也都知道,要想挣脱力量大过自己而且抱住自己的玩伴,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地无规律地跳动起来。当然,如果对手反应很快,而且能够顺着你的节奏频率跳动,那么你依旧是挣脱不了的。问题是那些狂尸不是这样的对手,所以它们对鬼卒很无奈,所以它们只能继续被肢解。
而此时大傩师也已经发现到了一个窍要,只要是将狂尸的脑袋打破或砍掉,那么狂尸整个便失去驱动力量。这个发现很准确也很奏效,因为狂尸正是靠金针入头顶泥丸宫驱动的。
梵音震
泥丸宫是道家说法,佛家叫梵宫,医家叫百会穴。位置是在人的头盖骨上,也就是婴儿时不能闭合,长大后虽闭合却仍为头颅最为薄弱的部分。正因为这样,此处也是正常情况下接受外界无形信号最为灵敏的位置,所以道家修炼注重三花聚顶。佛家则烫出戒疤闭锁此处,防止外界诱惑从此处进入,扰乱清净心境。而操控尸体,也是借助此灵敏部位来传达符咒的控制能量以及驱动者的意念信息。
大傩师发现到关键的攻克部位后,指诀再次变化,这是要鬼卒改变招数,专攻狂尸头颅。但还没等鬼卒及时变招,驱尸的铃声突然变化。这一次铃声变成有间断的急促音,就像连续打碎了数只琉璃器。狂尸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