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妇了?万一成了耍流氓的咋办?
林若锦在信上说,她恨不得搬回娘家住,日日夜夜盯着弟弟,可惜她自己的儿子女儿才三五岁,更是离不得她。
“要是三妹你在就好了,老四跟你最亲近,也能听进去你的话。”
……
“不说了,说多了惹得你着急难过,隔得这般远,又能如何呢?你要是得了空闲,带上妹夫拍个照片回来,也叫我们认认人,省得哪天见了面还不认得。”
林若云叹息着收好信纸。
娘家的事,还真是一团乱麻,她也的确鞭长莫及。
不过,这最后一件事确实该办了,正好明天去县城买棉花,顺道瞧瞧陈爱学有没有空。
次日一早,她把海产干货给家里人分了,又托付二嫂刘氏给她喂鸡,然后才赶路去县城。
第25章
今天搭牛车去镇上赶汽车的人有点多, 人一多就容易摆龙门阵。
林若云听了一会儿,才晓得是因为前些日子大队发了钱, 大家手里有钱才敢进城, 进城也是为了添补一些必需品,像菜油、盐巴、酱油啊,还有布料、棉花、针线这些, 境况稍好点的打算买点糖果、瓜子、红枣这些来过年吃。
林若云注意到这些人身上基本都生了冻疮,手上、耳朵上还有脸上,隔一会儿就要去挠挠。
她忽然想到, 如果向他们出售冻疮膏, 效果一定很好。
但很快她就听见他们提到了冻疮, 有人说“忍忍就过了”、“开了春就消了”、“用热水烫烫就行别花那冤枉钱”。
得,倒卖冻疮膏的想法破灭, 农村人手里没钱啊,舍不得花在这上面。
牛车走得慢, 到了镇上没过太久就等到了公交车。要是牛车再慢点, 可就赶不上这趟,下一趟就得更久。
所以牛车这种交通工具, 估摸着以后会慢慢被淘汰。
半小时后,公交车进了城。
在车上时林若云就发现县城比以往热闹,因此下了车她不敢耽搁, 先去了弹棉花的商店,称了棉花。
弹棉花的师傅说单子多,得后天才能弹好,但林若云家里就这么一床棉花, 要是今天不弹好, 她回家怎么睡?家里各房人都只有一床棉花, 谁也借不出来啊。
她一脸的愁苦,“师傅,我家里就这么一床被子,今儿要是弹不好,我晚上没得盖啊。”
棉花师傅看她焦灼不似作伪,又见她生得单薄瘦弱,只怕是受不了冻的,万一冻出了病咋办,一时心头生出怜惜。
“这…那我帮你加个急,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