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养猪,大挣了一笔尝到甜头,去年就甩开胳膊干,规模扩大了好几倍。不说别的地方,就金沙村,都有一千多头生猪。
所以,这么多猪,怎么卖出去?
从上到下都在想办法。
有的人就自己杀猪去卖,发现自己卖比肉联厂收购的划算,于是其他人也跟风,自己零售。
但是卖猪肉的人多起来了,就打起了价格战。
一旦有人用低价多卖了几斤货,另外的立马把自己的定价调得更低。尽管马秀芹三令五申,不能私自调价,可人心里开始着急,开始恐慌,就只能贱卖了。
尤其是夏天,因为天气热,猪肉坏得快,更着急卖出去。
肉联厂倒是还在收,但因为没了之前的政策保护,肉联厂本身就受到了冲击,开始考虑起成本呢,生猪价格一降再降。
这些年,随着科学生产 、科学养猪的观念灌输,大家已经习惯拿到猪崽就打疫苗,喂饲料。如今市面上的饲料也是五花八门,价格年年都长。
所以,这养猪的成本变高了,猪肉价格反而跌下去了,难怪吴氏说越养越亏本。
马秀芹很是懊恼,“我当初不该那么心急冲动的,结果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
“都怪我都怪我,没有金刚钻非要揽这瓷器活。”
她狠狠的锤着自己的脑袋。
林若云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别这样。市场经济本来就是这样,瞬息万变,咱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咱们想办法解决就是。”
林若云从马秀芹这边取了部分养殖场的资料回家翻阅。
资料很详细,养殖场的生猪种类、时间、重量、有无饲料喂养、疫苗接种都特别清晰,这些猪都是健康的。
猪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它们卖掉。
猪肉除了做成新鲜的肉菜,风干做腊肉,还能做什么呢?做什么呢?
林若云想啊想,终于想起一件事。
出国的时候,他们曾在扶桑短暂的停留过。那边流行一种杯面的食物,像是卷起来的面条,用热水泡上两三分钟就能吃,面条q弹劲道,面汤香浓可口,坐火车的时候最方便。
而吃杯面时,当地人最喜欢加的一种食物叫火腿肠,用肉和面粉做成的,口感特别好。
这东西能泡着吃、煮着吃、炒着吃,还能直接吃,关键是保质期长。
这东西进入国内市场,肯定会受欢迎的。
林若云记得,当时一起出国的三十多人,都吃过这个,吃得特别香,接受良好。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