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气氛有些凝沉。季歌看着阿材媳妇的背影,想了想,说道。“已经跟顺大娘说妥了,往后缺了玉米和麦子都上她家买。眼下还缺了鸡蛋……”
话未说完,阿材媳妇就连连应着。“鸡蛋也有,一文钱两个,攒了三十多个。”声音透着哽咽,停顿了下,又急急的说。“我家养了十只鸡,你看,往后这鸡蛋若是缺了,就来我家买吧。”
“好。那一会我上你家去。”季歌应了这事。
阿材媳妇擦了擦鼻子,欢喜的拎起木桶。“好,我在家里等你,你尽管过来,我先回去了。”说罢匆匆忙忙的走了。
“这什么都得买,能挣几个钱?”有根婶纳闷的问。
季歌抿嘴露出一个苦笑。“谈什么挣不挣钱的,就是个辛苦钱,有一点算一点,总比没有好。”
“也对。慢慢来吧,总能熬出来的,早些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挨过去了日子就舒坦了。”有根婶安慰的两句。又道。“没病没灾,就可以念阿弥陀佛了。”
季歌挺赞同这话的,点头附和了两句。接着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有根婶走时,还热情的说,哪天有闲空了就相互窜窜门。季歌笑着点头,窜窜门也好,唠点东家长西家短,也好知道村里的动静。
回家的路上,碰着三郎背着小竹蒌,里面堆满了猪草,季歌停在原地。“三弟。”
“大嫂。”三郎小大人模样的走了过来。
叔嫂俩慢悠悠的往家里走。
二朵有清扫着屋前,三朵搬了个小凳子挑选着玉米粒,回家后三郎取下小竹蒌,把猪草切好装进桶里,二郎拎着鱼蒌子回来了,干活完的三郎就搬了个凳子坐屋檐下掐鱼内脏。季歌晾晒好衣服,拿了麦秸麻利的编着草鞋,每天出山进镇,草鞋消耗忒大。
“大郎媳妇。”平安媳妇挺着个肚子,慢吞吞的爬上坡,笑嘻嘻的喊。随着俩家日渐熟络,平安媳妇有事没事就过来窜窜门,顺大娘不让她干活,多走动走动是好的,把胎养好了生个大胖孙子就成。
季歌搁了手里的活,进屋拎了把木椅出来。“平安嫂。”
二郎手里端着一碗玉米,往杂物间走准备磨玉米米分,昨儿磨了麦子,面米分还有些。平安媳妇瞅了他两眼,凑到了季歌身边。“大郎媳妇,你家二叔什么年岁了?”
“啊?”季歌手里动作一顿,惊愕的看着平安媳妇,有些反应不过来。
平安媳妇笑出了声。“二郎样貌好,身量也足,往日里都嫌刘家穷,看不上,如今不同了吃穿不愁。昨儿我去窜门,听着大娘们唠嗑,连家沟有户人家看上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