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没有想到!还是大郎媳妇脑瓜子灵活。”余氏听着眼睛顿时一亮。
季歌见余氏听明白了,便又说道。“中午大郎他们说,想给咱们的小队取个名,这样给别人介绍时也好说话时。余婶傍晚你和阿玮就一并过来吃饭吧,正好咱们边吃边说这事,这名呀得取响亮些。”
“好!哎呀,想的太周到了。”余氏激动的抓住季歌的手。“大郎媳妇咱们可说好了,今个晚饭菜我出,不能跟我争啊。”
“不争不争。”季歌笑着摇头。
见没有生意,俩人索性就细细的说起怎么跟老熟客介绍,又不能引起她们的反感,还得自然些让她们放在心上,这里若是打通了,就是一个很可观的人脉网了。
说说叨叨眼看一下午又快过去了,余氏瞧着时间差不多,让季歌帮看着摊位,她去隔壁的菜市买些菜,一会两家一起收摊回家。
吃晚饭的时候,刘家是相当的热闹,闹哄哄的,虽有些噪杂氛围却甚是喜悦开怀。
经过一屋子再三讨论,最后定了个很普通朴素的名头:用心经营。是告诉别人他们的干活态度,也是告诫自己不能丢了初心,得时刻记在心里。
第三天,阿玮手里的人脉给他们搭了个小活计,城西有家住户,想要把现有的灶台推了,用着不满意,想堆个新的灶台,要求有点刁钻,阿玮听完主家的要求,有个八成把握,就把这活接了,找到了刘家兄弟把事说了说,待遇不错,干活期间包中晚饭,须得在三日内完成,六百文钱,让主家满意了还会有奖赏,除此外封红也是必不可少的。
次日辰时初,刘家兄弟和余玮拿着工具去了城西,个个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见他们接着活了,季歌和余氏都悄悄的松了口气,接了活就好,总算有了个开始。
☆、第047章
进了三月下旬,用心经营共接了两桩小活计,第一桩工钱是六百文,主家很满意各奖赏了两斤碎籼米,虽是普通粮食口感粗糙,却比平日里吃的糙米要好些,糙米营养高却耐煮太费柴了,市面价格十二文一斤。另每人封了五十文红包,算起来这一桩生意就差不多近一两银子,比跟着队里干活要好一倍有余。
第二桩生意是摊位上的老熟客介绍的,城东有户人家想搬回村里,不算很远,因在松柏松做了近十年的小卖买,俨然成了个家,现在要搬回村里,杂七杂八的物件日常用品特别多,按车计算,一车家当全须全尾的送回村里,一车六十文,牛车的租费主家出,刘大郎三人很用心的替主家搬运家当,在安全的范围内一车家当装的妥当又满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