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大嫂。”对上大嫂柔和的眸子,三郎又说道。“我写三篇字,再看会书,就去泡脚。”
懂就好。季歌笑的欣慰。“行。”三郎就是太早熟了,小小年纪责任心就格外的重,或许可以找个时间,跟卫小夫子说说,让他在传道授业时,不着痕迹的从学习上开导开导。卫小夫子在三郎的心里,有着比较深刻的意义,或许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呢。
三朵和阿桃拿着针线笸箩回堂到时,季歌和余氏已经在着手绣活,阿桃看着她俩手上的绣活,抿了抿嘴。“姐,你在做小鞋子?”
“对。二个多月了,该着手给孩子准备衣裳鞋袜。”季歌笑着应。明天中午……不对,余婶明天要回村,后天也行,十三的中午可以去逛逛街,买些上等的棉料子回来,要不要跟大娘说一声,拉着她一并逛逛?莹姐也是,索性就四个一起逛?还没一块逛过街呢。她越想越觉的可行。“余婶,十三的中午,咱们邀着大娘和莹姐逛逛铺子,挑选些合适的布料回来。”
“这个好。”余氏听着立即就点头了,很开心的拉着季歌说起周岁内的小婴儿穿着方面的注意事项。
俩人边说着话,边不紧不慢的做着绣活,三朵和阿桃竖着耳朵,尤其是阿桃,听的格外的认真,还时不时的插嘴问个一两句。待更声响起时,这才收了声,拾掇好物品,道了晚安,各回各屋睡觉。
第二日清晨吃过早饭后,余氏回小杨胡同收拾了番,便匆匆忙忙的租了牛车回村。阿桃和三朵留在家里,三郎背着藤箱去学堂,季歌拎着装有糕点的木盒,悠悠闲闲的到了寄放处,推着摊车往小贩道走。刚开始有生意时还不显,等手头没事了,闲坐着就有些念余婶了,有些习惯可真要人命。
就算生意好季歌每日的糕点也只做五六百文的份量,也是顾及着余婶,免的早早的买完,余婶也跟着收摊回家,这样可不太妥当。今个余婶不在,她就偷懒了,只做了五百文的份量。才刚进申时,糕点就买完了,她把摊子收拾好,推到了寄放处,又仔细的清洗了番,去了菜市买了晚饭菜,拎着菜路过些零嘴铺子时,还买了纯蜜柿子糖霜梅干,前者口感糯甜香软,后者酸甜爽口。
“大嫂,你回来了。”开门的是三朵,仰着小脸笑的特别灿烂。
季歌进了屋,见三朵麻利的关了大门,眼里浮现笑意,把两样零嘴递了过去。“拿着,和阿桃吃。”
“等大嫂一块吃。”三朵甜滋滋的笑,抱着两个油纸包乐颠颠的进了东厢屋里,边跑边喊。“阿桃,大嫂买柿子饼和梅干了。”光闻着这香香的味,她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