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张文康和宋莞平,有什么事儿上松山县说或者打电话。
这段时间,她每天晚上都做夜宵,白天肉蛋奶不缺,甚至琢磨出了一套考生营养套餐,分享给邻居,在筒子楼里大受欢迎,把孩子们补的脸颊红润,宋致远锋利的下颔线都圆润不少。
在紧张又期待的时刻,柳暄红收到了下溪村的消息。
郭芳把孩子留下,回了自己的家乡。
“她娘家那边晓得山哥儿的消息,又把她接回去了。”
“孩子是娘特意留下的。”柳大嫂望着婆婆怀里的白白嫩嫩的小婴儿,眼神柔和,六月份,不光是初三中考,幺妹也要毕业,提前邀请她们一家去省城参加毕业典礼和玩几天。
柳暄红也会在那天去。
柳大嫂给小娃娃捏了捏被角,继续道:“她还年轻,孤零零的也不好,现在也不是旧社会,守一辈子寡太苦了,总要再嫁的,留着孩子是连累她。”
就是两家太远了。
隔了一个省。
如无意外,母女俩在小婴儿长大前,是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郭芳临走前一分钱都没要,拉着她们的手说钱一定要留着孩子上大学。
她没上过学,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是她听山哥儿讲过。
人要读书,考大学。
她们的女儿不能走父母的老路,要像幺妹般光彩快活。
柳暄红垂眼:“我也是她的姑姑,没什么好给的,那钱你们不要吝啬,养孩子花销多,孩子真能考上大学,我出一份钱。”
她对山哥儿,也是愧疚的,毕竟按血缘关系来说,周翠芬是她的亲娘,她是有义务为她养老的,周翠芬难缠,当初山哥儿回乡,她也有点小松气。
柳大嫂笑的更真诚了。
她们倒不是贪图这些钱,而是自从来了县城,她们才发现,这县里的物价是越来越贵,钱是越来越不值钱,可偏偏现在讲什么废票,以后什么都要拿钱来买,她们又没有多少工作,庄稼人侍候土地这两年堪堪填饱肚子,不挣钱啊。
她们也愁。
柳大嫂和婆婆说:“歹竹出好笋,这周翠芬生的柳家五朵金花,只有两个小的是有良心的,也是奇了怪了,她们也是五姐妹中最出息的。”
山哥儿死了,田淑霞后悔极了,想着如果当初她强硬点,多关心关心小儿子,是不是结局不一样,她不爱谈柳家,低头看小孩,婴儿露出无齿的甜笑,田淑霞逗道:“我们宝宝要上大学,也会出息的。”
柳大嫂叹了口气,不吭声了。
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