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乐颂》的歌词里,在贝多芬极度浪漫奢华富带着激情和希望的乐曲声里……
叶晨的心里好像偷偷的开了一朵花,那是所有人,用汗水和努力浇灌出来的花。它代表了很多很多……
……
等最后一个大高。潮结束的一瞬间。
台上台下都安静了下来。
突然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大家都站了起来。许多年轻人吹着口哨,跳的老高。坐在最前面的胡部长拿掉了眼镜抹起了眼泪。
下面闹哄哄的鼓掌鼓了半天,喊起了“安可,安可,安可——”
胡年丰已经示意乐团起身致谢了,合唱团也一一致谢过。
下面的人还没有走。
听到一个很响的声音:太帅啦!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然后大家又都跟风的喊着:“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后来是市里的领导上台和两个指挥沟通了一下。
最后把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又重新表演了一遍。
这次演出终于圆满的落幕——
当然,胡年丰要求加钱是肯定的。
领导们也没想过反响那么好,拍拍他的肩膀说:“加钱算什么,有票房再演十场也成!”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 公主驸马育儿记 」 欢迎大家捧场。哈哈哈。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清和觉得好有趣。。。哈哈哈。权当是八卦谈资。
【第九交响曲综合症】
所谓的第九交响曲综合症是从我们伟大的贝多芬开始的,1827年他写完了举世闻名的第9部交响乐后就去世了,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在贝多芬之前,莫扎特写了41部交响曲,海顿则有104部,但他老走后就留下了一道过不去的坎,很多古典音乐家都没能迈过去。比较着名的有舒伯特,马勒,德沃夏克。
舒伯特;弗郎茨· 彼得(Franz Peter Schubert);他曾前往医院看望病中的贝多芬。而后在1828年,无独有偶的是舒伯特在写完了他的《第9交响曲》后也去世了,离贝多芬辞世只有一年之隔。
时隔50年后,就在大家快要遗忘这个诅咒的时候,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 Anton Bruckner 也倒在他的《第9交响乐》前。
从此以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们开始变得小心谨慎,企图使用各种小小的花招来瞒过死神的眼睛。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别有用心的将他的第9交响曲命名为“第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