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口米按人口配给,质地不一,出台之后米价渐渐抑平,但由于战事实在拖得太长,封锁之后渐渐出现了米粮缺乏,白米几乎绝迹,户口米只有苞米,生硬得难以下咽,黑市米价又一路飙升,奇贵无比,众多饭店难以承受皆改用麦片代替,此种状况,很多雅人宁可变卖古董字画也要心头滴血的来林北雪所开的饭店一尝米香。
御怀远常深叹,“真真是到了为五斗米折腰的地步,这样的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是个尽头。”——遥遥无期的尽头没有来,谣言却不请自来。
据说,国军将反攻上海,由沿海攻入。
战时的上海曾有过无数谣言,但仅仅这一桩特别令人重视,若一旦成为现实,整个上海就会变成战场,无论是住在租界还是日军占领区,大家都只有以身殉国一条路可走。
本来林北雪将此事看的不甚重视,但林家在后方的亲友不断相告,说真有此计划,已到了执行的阶段。
如此言之凿凿,林北雪便去找御怀远商量避难,御怀远相当淡然,“也没什么可避的,反正内心都苦闷至极了。”说罢,又低下头看自己的医书。
林北雪倚在门口,呆呆看着御怀远。
不算的时候不曾察,但一回想两人这些年经历的风雨,才陡然惊觉,竟然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啊!
那一年,他二十七岁,儒雅英俊,性格薄凉,修长的手指搭在赵六的腕子上,神情冷静地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大抵就是这么回事了,都过去了。”
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刻便喜欢上了他,兜兜转转许久才确定,浪费了那么些时光。
“怀远。”
“嗯?”
“就是跟你即时即刻一起死了,我都不遗憾。”
御怀远淡淡笑了笑,道:“傻。”
林北雪也笑了,眼底有看不尽的良辰美景。
想来想去,林北雪最终还是考虑了往哪里逃,和徐明飞两个人穿了身老布衫裤去了产米区青浦朱家角,在松江的街道上溜达了一圈,两边都是店铺,看起来十分富裕,也很宜居,两人找了个馆子边吃边议定,决计在这里找个房子,迁居此地避过灾难。
然而,还没等找房子,美国的原子弹就投进了日本本土。
彼时日本人在上海出过两张日文报纸,《日日新闻》的上海版和《每日新闻》华中版,但皆不对中国人发售,只邮寄往日军占领区,御怀远的病家有位在邮政局任职的职员,知道他爱看报,所以总截留一份带给他。
那时节的日文五分之三都是中国字,就算不懂日文也能揣摩个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