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的团长反其道而行之,让小西对于自己耽美作者的身份丝毫不用避讳,并且还伙同了几个评论家发表了两篇对于《父子相煎》的评论,从人设情节到描写手法,发掘出一堆“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
小西觉得,团长大人就像一座废品回收站,自己身上无论什么东西被团长回收利用之后,都会周转成有价值的产品。比如自己曾经做过“他乡客”的替身男模,经过团长用“内裤替身”事件以毒攻毒之后,不但少有人再怀疑小西过去的“廉价工作史”,就算有人相信,也会觉得替身模特已然是个高尚且励志的行业了。
小西对于团长的敬仰与日俱增。团长看在眼里,脸上没什么表情,内心其实爽得很。对于小西把自己比喻成“废品回收站”的盲目崇拜,团长回应说:不必夸大其词,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化腐朽为神奇,而以。
至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世界上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可是,就算有团长做靠山,菜鸟小西也总是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让自己能稍稍名副其实一点儿,近来,小脑壳里总是想着这些事情。
两岸网络交流的时候,小西把烦恼说给小D听,小D提议道:不如学几首外文歌,这样也算对得起“国际小行星”的称号。反正他自己在节目中唱过一首法文歌之后,觉得第二天网络上对自己的评价很加分。
一贯出损招的小D,这次终于给出一个靠谱点儿的建议。于是,当在看游记时再碰到对外国民谣的描写时,小西就会留意,如果自己很喜欢,会立马到网络上把原曲翻出来,没事的时候练一练,小西发现自己特别喜欢那种朗朗上口又风格清新的曲调。唱得没有感觉了,就看看教科书“劳逸结合”一下。体味了民谣的美,再看教科书,就会发现那些故弄玄虚的知识都很肤浅,正如舒婷所言,真水本无香啊。
给小西画画的画家,又找借口来看过几次小西,发现小西总是“手不释卷”真是太上劲了,和自己很像,立刻回到自己的小圈子里添油加醋鼓吹一番,于是,小西迷迷糊糊中,便荣誉加入到画家的小圈子里。这个圈子里的人看起来都很怪,眼睛特别的亮,眼神特别的坚定,形色又往往很枯槁,或许是因为:“别人活着靠物质,我们活着靠精神。”这是圈子里面一个诗人说的。
凭着一种直觉,小西知道自己和这些艺术家不是一类人。
诗人看得出小西的心思,一针见血道:“你是水,我们是酒精。我们浓烈、刺激,闻一闻就振奋,喝多了就死亡。”
相比于诗人总是“决绝”的口吻,画家就混合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