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了。
然后上了他的自行车后座,两人扬长而去。
回到家也才下午一点不到,箫和跑回自己家拿了点作业到宋凯家去做。
宋凯数学好,箫和就让他先做数学,自己把英语卷子给填满,而后又做语文,做完语文做物理和化学。
宋凯的文科不太好,所以做完数学就把卷子交给箫和,箫和便把语文和英语的卷子传给他。
两人互相借鉴着对答案,不会的题目再互相讨论,效率还算可以。
宋凯妈妈晚上五点半回的家,看到箫和后也不惊讶,便跟他交待了每天来吃饭的事情。
箫和说:“会不会太麻烦了?”
宋妈妈穿起围裙,笑得很和蔼:“就多一双筷子的事情罢了,不麻烦。”
箫和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宋凯的妈妈是会笑的,而且不会打人。
后来餐桌上摆了四菜一汤,箫和吃着味道的确是不怎么样,没自己烧的好吃,他就跟他们说:“以后要是早放学我给你们烧,我会很多菜,还会打酱油。”
宋妈妈以为他懂事,连连笑着说好,并叫宋凯和箫和多学学。
箫和得意的朝宋凯瞥了一眼,宋凯面无表情,好像在嘲笑他的失态。
两人很快的解决完吃饭问题,看了会儿新闻之后就下楼去跑步了。
箫和的鞋带走两步就容易松开,一开始系过两三次,到后面直接烦了就往鞋子里头塞。
宋凯看到后直骂他呆蠢,“跑步的时候脚板也不怕被硬东西割到,你到底懒到什么程度?”
箫和说:“是鞋带不好,等下个月生活费来了重新买一双鞋子就好了。”
宋凯白他一眼,“生活费不是钱啊?得花在刀口上,以后读高中学费怎么办?”
箫和蹲□把鞋带重新抽出来,然后打了个死结:“他们答应会给的,一直给到大学。”
宋凯说:“那就好,你高中考哪儿?”
“直升考啊,”箫和说:“最好能考进。”
宋凯点头说:“哦。”
两人又沿着小区跑了两圈,箫和去宋凯家取了书包,然后回自己家。
满屋子的黑暗和先前的欢闹形成了强烈对比,箫和洗澡的时候想了很多,后来才觉得,不是一个人不能活,而是一个人活得有些难。
他想和人说话的时候没人理他,想要征求意见的时候也只能靠自己抛硬币,就好像海森堡说的那句话一样,“我长眠于此,但我已在别处。”
于是他开始看哥伦布的故事,那个关于改变国籍然后三下所谓‘印度’的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