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后,也就是十一月六号下午三点左右,警署接到报警电话。
汤岑,男,十五岁,于十一月三号晚九点左右与家中失联,失联早已超过四十八小时,警方立案。失踪者相貌清秀,平日与同学老师关系相处甚好,家庭和睦,人际圈单一,无不良嗜好。丁越首先就排出了未成年离家出走的可能。
警方相继走访了学校及其住所附近有关人员,被访者皆表示并没听见异动。这时警方注意到,在从学校回家的路程间,有一小段施工地区,施工地区夜间不作业,公棚也离此路段较远。
据与汤岑走得较近的同学称,每次有同学从此条道路回家都须得自己带手电,但那天因为汤岑忘记带手电,而选择了另一条路,走那条路回家得绕一个大弯,先到人行天桥附近坐公交,在再距离汤岑家五百米的公交站下车,再步行,才能到家。
到了晚上人行天桥下摆满夜市,来往人流量大,乞丐、不良少年在此游荡,调查范围太广难度颇大,且受害人极有可能在途经站下车。
我方询问小摊贩情况,小摊贩表示除了几个惯常在此处讨口的乞丐之外并没有其余可疑人物。
调查到公交公司,找到当时途经天桥站点的公交车司机,由于正处在放学高峰期,司机根本记不起有这样一个少年。
这使我一头雾水。
“你觉得汤岑会怎么失踪?”袁老若有所思地问我。
我有些犹豫,沉吟几秒,道:“被人拐走。”
“什么人?”袁老继续问。
“外形普通无残疾,极有可能是二十五到四十五岁左右的男性。”我道。
“怎么拐?”袁老审视我,目光犀利,看得我有些忐忑,不知是哪个推测与他想法不和。
“没在人群中引起骚动,我想诱拐最有可能,或许是熟人作案。”我道。
袁老沉思,片刻后道:“不尽然,如果受害人在途经站下车的话,也会路过人迹罕至的路程,这时嫌疑人就有机会作案。”
“为什么要在途经站下车?”我直截了当问道。
“拥挤?或者是躲避某个人?我不确定,但是不排除这种可能。”袁老道,“去查查途经站点有哪些。”
我领命离开,查询途经站点时出现一个地点,让我心中警铃大作。
C市美院北大门。
这让我第一个想到了丁寻,随之便想到了赵谨行。
说实话,虽然陈景然绑架案不是他所为,在与我聊到丁寻时表现也并无异样,但这并不能洗清他在丁寻案中的嫌疑。汤岑与丁寻同为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