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了奔驰的销售主管。
她26,他28。她仍爱看话剧,只是他再也不演话剧了。
那天,她被领导派遣采访一个即将举行婚礼的成功人士。婚礼上,她再次见到他。
那个微微发福一脸幸福的男人,居然真的是当年在舞台上挥斥方遒的愤青。
整个采访过程她都表现得很淡定,只是,在最后,她不经意的问道:“你还记得在《晚安,劳伦斯先生》中的那个囚犯吗?”
“话剧吗?那只不过是年少轻狂时的消遣。记者小姐,你看过我的话剧?”
“没有,我和你素不相识。”
那年,她26,还是像往常一样朝九晚五,只是,再也不看话剧。
那年,他28,事业有成并且刚娶得娇妻的他却于婚礼当晚自杀。
自杀时,他只留了一张字条…………晚安,劳伦斯先生。
看完这个剧本,肖白居然莫名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他觉得全身的兴奋因子都在激烈跳动着。他,想演这部话剧。他只想立马告诉周赖宇:这个角色他要定了。
人生之中,总该疯狂一次。肖白后来回忆起这时的他,总会觉得当时的他好像着了魔一样。
☆、排演
为什么奔驰男要自杀?
这是肖白看完剧本之后最大的困惑。但是,当他巴拉巴拉跑去问周赖宇时,那货只是一脸神棍状地说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记得刚进剧组那天,肖白问这个问题时还被那个打扮非主流的女孩鄙视了一番,她嫌弃地说:“这本子压根就不是这老头写的,是他儿子写的。这老头写的本子没人能看懂。”
言外之意就是…………这神棍样子的周赖宇或许压根就不知道奔驰男自杀的原因……
那天,周赖宇把几个主要演员召集起来开了个小型讨论会,好歹让肖白也见识了一番所谓的“文艺青年”。
经过一天的相处,肖白总结出来了。所谓文艺青年,就是说话从来没有固定逻辑爱谁谁的一群人。
一大群人吃好喝好,最后结账的时候都一脸期盼地望着周赖宇,周赖宇起初还沉浸在剧本里没有察觉,等他发现大家全都噤声不语望着他,这才顿悟,拍了拍脑门,帅气地拿出一张卡,没有丝毫犹疑地递给服务员,说道:“刷吧!”
顿时,全场欢腾。
肖白觉得和这群人相处很自在,想到什么说什么,虽然有时候会产生鸡同鸭讲的效果,不过那种笼罩在大家身边自然的磁场却是不假的。这伙人年纪普遍都不大,二十来岁的人,相处起来很容易就打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