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过,不是被人故意取掉的,而是压根儿就没有。据我了解,在京广沿线的楚原市三道沟乡,有许多生产编织袋的小作坊,他们的产品没有任何标志,而且仅限于在楚原市内销售。我已经与三道沟乡的作坊主联系过,确认包裹碎尸的编织袋就是三道沟乡的作坊生产的,主要销往楚原市的各农贸市场。我觉得这个线索对你们破案可能有帮助。”
乔本初仍没有全信,说:“编织袋看上去都一样,作坊主怎么就能认得出来?”
黄勇耐心地解释,说:“主要还是从颜色上区分。三道沟乡生产的编织袋是村民们自己用土法上的色,颜色不够鲜明,而且许多地方都染花了,质量差,销量也就一般,好在生产成本低廉,所以利润还说得过去。这种编织袋就像盖着三道沟乡的印章,不会认错的。”
乔本初松了一口气,却依然没有立刻表态,说:“你提供的这个线索很重要,我会考虑。”
土岭警务区接下来召开的案情分析会的具体内容未向外界透露,我也无从得知。但是,楚原市警方在当晚7点就接到了土岭警务区的案件传真和协查通报,并明确表示了移交案件的意图。
多亏乘警黄勇的细致观察和强烈责任心,使得凶手列车抛尸的诡计未达到隐瞒案发地和被害人身份的效果,而楚原警方在碎尸初现时即介入案件,更加速了案件的侦破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凶手的疯狂杀戮行为。警方通过一款寻常的编织袋迅速锁定案发地,这恐怕是狡诈的凶手始料未及的,他的精心筹划毕竟不能天衣无缝。
5.死者档案
2002年6月7日上午9点。小雨。
楚原市刑警队重案大队。
此时,女尸的头、双手和躯干分别在京广沿线的两列火车上被发现。线路警务区因已接到协查通报,均在第一时间把案情汇总到了楚原市公安局。
经查,在三列火车上发现的尸体残骸均属同一名死者,此案遂命名为“土岭特大列车抛尸案”。尸体残骸及包裹内没有发现衣物、饰品或其他可供追寻死者身份的物品。尸骸的头颅和躯体已高度腐烂,形象无从辨认。当时国内的颅骨头像还原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确认死者身份成为首当其冲的难题。
楚原市及相邻市县失踪人口的情况已经统计上来,其中疑似死者的有十七八人,被害人身份仍无法确认。
我对碎尸进行全面尸检及解剖后,确认死者是一名年纪在25岁到30岁之间的女性,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左右,体型偏瘦。尸体表皮及脏器均无致命创伤,无骨折骨裂,可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