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外都只允许去修身养性或钻研武学;二是各门各派各个势力的武学功夫不准传于下一代,这么做既是保证第一条得以实施,也是避免下一代因前代积怨产生嫌隙,从而不断寻仇,误人误己。最后,张逸清当场立下重誓,如果在场之人能够保证做到以上两条,他便从此退隐江湖,隐居终老,再不过问武林是非。
张逸清高风亮节,两条华山之约既保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江湖太平,又减少了无谓的血腥斗争,使各派损失的元气得以恢复,最后还为后辈子孙造福。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无不被后人传为佳话。
他这样做,当时在场的各路人马便都不好再为难于他,当然碍于他的武功,也不敢再为难于他。
不过当时在场的都是武林的顶尖高手,比武失败又怎么能轻而易举的低头认输。所以以先代剑圣为首,联合当时的武林盟主和魔教教主,共同要求择日再与张逸清比试。张逸清一口答应,却说今日之后他已不会再出现于江湖之上,所以将比武之日定在50年之后的同一天,由他们各自的后辈传人代为出战。
其他人即便有些微词,也都全数同意。一场血雨腥风便被这样一位杰出的青年侠士潇洒的消弭于无形。张逸清此战之后便受到江湖上各路人马的尊敬,也成了武林中人人不敢直呼其名之人。
而周小跳他们这一代,就是约定中50年后的那一代。而湖江大学,从建校的本质上而言,也是为了这场约定而将当今武林中人都集结到一起。这就是为什么这一代武林中人大多年纪相仿,而周小跳他们这一届又是这所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届学生了。
周小跳如痴如醉的读完了历史书,张逸清的形象在他心中瞬间变得无比高大无比辉煌。
要不是周小跳确确实实亲眼见到过那张照片,打死他也没有办法把自己老爷和那位驰名武林的大侠联系在一起。
“三胖,你说会不会搞错了啊?照片绝对是我姥爷,而且我姥爷也的确叫张逸清没有错。他既没有双胞胎兄弟,当然也没整过容,这个你看我的样子就明白了。不过遇上同名同姓长相又一样的人也太悬了吧。但是我姥爷应该不会武功啊,太极拳都没见他练过。姥爷年轻的时候是我们市暖瓶厂的工人,出了名的爱岗敬业以厂为家,连续好几年夺得了生产标兵和劳动模范。不信你去我们家看看,墙上还过着姥爷以前的奖状呢。而且很奇怪啊,我爸妈喜欢武侠喜欢的都快得病了,如果姥爷会武功,就算不想传给他们俩,也应该说出来不是么。这里面还说张逸清要找个传人,我一年也就见姥爷一两面,姥爷最熟悉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