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福气的人啊,一下子就能怀上三个娃娃,还是这么的可爱的小宝宝,福气啊福气……”
……
大家一句接着一句的夸赞,将小家伙们夸赞的不得了,这也是所有人的真实的心声,小家伙们一下子就笼络住了大家的心。
简奶奶和简妈妈他们听着大家对孩子们的夸赞,虽然嘴上在谦虚,但是心里面是高兴的不得了,自家的孩子受了夸奖,她们怎么可能会不开心呢?
这一下午,简家热热闹闹的,自从修建好了之后,一直都安静的大宅子热闹了起来,这一热闹就是一整个下午。
简宁他们回来的时候是正月十三,再有两天便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
而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传统的美食,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而南方人,则是吃的是汤圆,做法完全不同,类似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
第二天,简宁他们去了云海市大采购了一翻,虽然空间中有不少的吃食,但是却还是要去采购东西的,而今天村子里,因为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都有这么大的变化,而且加上简宁他们回来了村子里,于是村长决定,今年的元宵节,大家热闹起来,办一场集体的元宵夜宴还有灯火晚会。
于是,正月十四这一天,村民们都风风火火的忙碌了起来,孩子们同样是忙碌了起来,有的人在做花灯,而有的人在准备着糯米和汤圆的馅,有的人在准备着第二天将要做的各种菜品,还有的人去县城去买烟花……
孩子们也都出动了起来,面对这村子里面将要迎来的大节日,也都非常的高兴,村子里面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而住在村子里面的游客也都参与到了村子里面这热闹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