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不好和戏班子扯上关系,不住的点头,于磊完成了差事,心情愉快的回了府。
第19章 住读
大赵十四年,武顺帝下旨封年十七的大皇子赵英毅为毅亲王,年十六的二皇子赵英礼为礼亲王,三皇子赵英福为福亲王;敕令工部为三位亲王出宫建府选址。并下旨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家年满十四至十六的女子入宫选秀。
整个大赵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两道圣旨上,武顺帝一口气封了三位即将成年的皇子,加上皇后的嫡七子荣亲王,大赵皇子辈中就有了四位亲王。
皇子们渐渐长大,封王选妃,平静了十多年的大赵开始暗潮汹涌。后宫嫔妃之间的斗争也慢慢转为皇子之间的斗争。
特别是礼亲王的生母越氏独宠后宫十多年,又有越太后扶持,他是皇帝最疼爱的儿子;荣亲王占了嫡子的身份,但一来年幼,二来皇后不受宠,故迟迟未封太子。大赵的东宫之争随着这两道旨意打响了序曲。
大赵后宫,关雎宫内。
纱幔低垂,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石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既精致又低调。
屋内陈设之物也都是极尽奢华,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暗红苏绣织金锦被,紫檀木雕嵌寿字镜心屏风,吉祥绣锦的珠绫帘子,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幽香。
八个宫女伺候着越贵妃起身,关雎宫内的掌事嬷嬷捧着一叠画像禀报道:“娘娘,待选秀女的画像王爷都已经瞧过了。”
越贵妃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三十岁的人了看着还如少女一般,岁月格外优待她。
听到嬷嬷的回报,唇一扬,声音就飘了出来,如叮咚的泉水般悦耳,“噢,皇儿看上哪家闺秀了。”
掌事嬷嬷讨好的回答:“王爷说若是娘娘能讨得蔡国公家的小姐为礼王妃,就是最好不过了。”
越贵妃神色怡然,露出微笑,“还好,没让本宫失望。”
心里不断的盘算,蔡国公乃大赵大国公之一,底蕴深厚,又一向得皇上信任,若能有蔡国公府支持,皇儿离太子之位又近一步。
只是怎么避开皇后的耳目,求得皇上赐婚,还得好好和姑母筹谋。
关雎宫内为皇子封王选妃一事正筹谋着,坤宁宫也没闲着。
刚封为福王的皇三子母妃王贤氏,一向和陈皇后交好,王氏的娘家哥哥,宣威伯的二老爷也娶了陈皇后的嫡亲妹子,陈王两家一向同气连枝。
在陈皇后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