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很多游客觉得吃不消时,这不,就有了“灵渠卒马行”的人力三轮车的出现。
“灵渠卒马行”里有人力三轮车足足一千辆,每辆搭客最多四名……因此,要是旅游旺季,比如节假期间,经常能在“灵渠卒马行”外看到排队等候的游客。
若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在这里,难道没有别的车行了?
没错了,整个灵渠古镇,除了挂了牌照正经营业的“灵渠卒马行”,还真就没其他同类行业了。
你说这是垄断?这样不好?
没办法,上面的命令啊!
和前面的三轮车师傅侃起大山之后,李军才知道,自打灵渠镇飞速发展起来之后,本地人几乎一夜暴富。
现如今,卒马行里的三轮师傅们,已经没有了半个本地人,全都是外来的打工者……嗯,而且挑选三轮车夫的条件还不低,说是不但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之外,还要能简单的会听会说一些英语。
李军拉长着黑脸,心讨:靠,老子除了“哈喽”“拜拜”“傻又拉拉”之外,也不懂英语啊,难道老子连来拉三轮车也不够格儿?!
前面那师傅的话又传过来了,李军彻底没气儿了……原来,就给李军做车夫的这位师傅,正好是卒马行里一位小管事儿,人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粤语四川话上海话之外,还精通英、意、俄、日四国外语。
李军不淡定了:尼玛,这精英人才啊,居然跑来拉三轮车?!
那为人才师傅却笑了,只说:精英人才为神马不能来拉三轮车?你知道如今咱薪水多少吗?以前在外企上班,加班加点,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交了税才五六千块钱,如今咱拉一个月三轮车薪水就一万二不说,还锻炼了身体。早几年咱的风湿胃病,来了一年卒马行,恁是没有犯过一次,嗯,连喷嚏都没打过半个。
这下子,李军不说话了,他彻底歇菜,无语望天迎风内流了。
“哎哟,这不是小李么?”
正在李军游走崩溃的边缘时,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撸开三轮车的挡风布帘,李军看到旁边的田里两个熟悉又陌生的老人,带着竹斗笠,披着棕蓑衣,卷着裤腿,手里拿着犁靶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啊,于教练,曾教授。”李军认出了水田里的两位老人正是于宗义和曾燕后,连忙要下车:“哎呀,于教练曾教授,你们怎么……这个打扮?”李军是指两位高级人才居然一副农夫农妇打扮。
曾燕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把手里拔起来的杂草丢在水田里,抬起脚就踩到了淤泥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