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回忆上辈子,这辈子的父皇对小猪依旧是极好的,可是他为什么会变了呢?他竟然同意淳于越的要求,要进行分封?这真特么是太不可思议了!
胡亥不用回过看,也能想像出淳于越脸上此时的表情,一定是特别开心,特别狂喜,特别让人忍不住想怜爱上辈子那个淳于越三十秒。
还有被烧掉的那么多那么多,嗯……或许还有那四百多名方士来着。
看着轩辕台上现在依旧健康年轻的嬴政,胡亥觉得自己重生以后,情况似乎都在往好里变化,只除了一点……
朕的皇位啊!
父皇,您竟然立扶苏大哥为太子,您果然不爱小猪了吗?
就在胡亥默默舔伤口,怜爱自己之时,司礼官员高叫“宣王书。”
蒙毅沉着脸走到高台上,拿出一卷黑色的布帛,朗声念道:“秦皇封赏书,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当尊王道,以为盛典,以安天下民心……”
虽然封王封爵什么的,跟在场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关系,但不妨碍他们提起耳朵,但不妨碍他们提起耳朵,试图将蒙毅的每一句话记下来,以回去能以见证人的身份,传播第一手八卦。
“封王者,须我嬴姓子姓、宗室血脉后人,其余人等,绝不可为王。”
这一句话,就如同入油的冷水一般,让整个大殿沸腾起来。
异姓不得为王,基本上就断了很多人当王的念头和想法,毕竟王和侯虽然并称,但在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王是统治者,而侯只是被王分封的被统治者。
那些大秦功臣先不说,他们也没胆量叫嚣什么的,就算是个“侯”,对他们来说也是平白捡来的;但那些梦想着重新当“楚王”、“韩王”的六国遗族却彻底蔫了;而孔门儒家,他们要的只是嬴政行分封之制,至于封得人是谁,他们也不是特别在意,脑子得多蠢才觉得嬴政必须要封六国遗族呢?当然武王灭商,除了微子启那几个带路党,也没有封纣王的后人为王啊,有个“侯”啊“公”啊就很不错了,还计较什么?
六国遗族重的是实利,而儒家之人更在意政治上的正确性,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秦国能吃他们的安利,让儒家能弄倒法家,让儒家思想成为秦国的政治纲领。
第096章 谈读书的长公子
接下来的分赏,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按淳于越的说法,要被分封的大约就是这几派,嬴政诸子、大秦众功臣、六国遗族、圣贤之家。
而嬴政的分封大约是这样的。
儿子们——全部都封了王,尤其是胡亥这个最小最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