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来说,说林如海无后,荣国府是其岳家,理当施恩,不然,我何至于封一个已经二十好几岁该当出宫的女史做贵妃。”
就算没有这件事,太上皇想抬举勋贵有的是理由。他懒得听太上皇再找其他的缘由,索性就晋升了贾元春,并加封为贤德妃,入住凤藻宫,恩准她回娘家省亲。
皇后掩口而笑,“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横竖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难不成没有随心所欲的时候?倒是贤德妃那个衔玉而诞的兄弟,听说自幼和姊妹们顽在一处,像是女孩儿投胎似的,想来是这个缘故将之与姊妹同列。那块玉,听人传得沸沸扬扬,有什么奇异之处?”
长泰帝摇头道:“衔玉而诞已是奇异,上头又有许多天生的字迹,至于有什么奇异之处此时尚未可知,不过定是有来历的,且往后看着罢,横竖如今没什么本事。”若是抓周时不曾抓了脂粉钗环,先出手的定是当时在任的太上皇,哪有今日之恩。
不欲多提宝玉,话题一转,道:“卫若兰被其父过继出去了,你可知晓?”
皇后疑惑道:“昨儿不就听说了?莫非又有什么新的消息?陛下快些与我说说,平常在宫里没个消遣,倒是不如听听宫外的事儿下饭。”
长泰帝含笑细说,皇后听完,道:“卫伯之偏心,较史太君更甚。”
次日,长泰帝和皇后便听说卫伯府在宗祠内举行过继仪式,将卫若兰正式过继给卫成为嗣,让他对卫成的牌位磕头,自此以后便口呼生父继母为伯父伯母了。纵使卫母心里一千一万个不同意,但卫伯有太上皇的旨意,最终只能任其作为。
因卫伯府尚未分家,卫若兰所居也不是正院的大跨院,故未搬家,仍住卫母前头院落。
最高兴之人莫过于妙真了,她到卫伯府受了卫若兰以嗣子身份行的礼,立即就从梯己里拿了许多东西给卫若兰,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龙泉宝剑,又带他去自己娘家拜见舅舅、舅母和诸兄弟姊妹。闻得卫若兰无人指点功课,全靠自学,妙真又央求长兄,给他请了一位不惯官场的进士做西席,让他在不当差的时候好好用功读书,不能做个只懂武艺的莽夫。
卫若兰乃是七日轮休,当差的七日都在宫里吃住,结束后出宫休息七日,然后再上班。
刘嬷嬷将打听到的消息说给黛玉听,暗暗佩服黛玉的火眼金睛,竟真叫她说准了,这才五六天,事情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黛玉默默听完,感慨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嬷嬷一怔,难道卫若兰出继,对他而言竟是福不成?正欲细问,忽见贾母打发鸳鸯来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