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样菜蔬,这两年风调雨顺,有了新粮食吃,村里没饿死一个人呢。”
说话间,到了贾母房里,见贾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鸳鸯跪在床边给贾母揉腿,刘姥姥眼泪不觉就下来了,颤巍巍地几步走上前,跪下请了安,道:“老寿星,我来看您了。”
贾母虽然动弹不得,却听得到声音,泪水从眼角流下。
凤姐一面扶起刘姥姥坐在床边鼓凳上,一面回身推了宝玉一把,又把袖里的手帕塞给他,道:“宝兄弟,你去老太太跟前,我知道老太太口不能言,心里着实惦记着你。”
宝玉急忙上前替贾母拭泪,一味说自己安好,刘姥姥也安慰道:“老寿星,我都听凤哥儿说了,府上虽犯了事,但是未出人命,哥儿姐儿们都在家里,一个不缺,您就好好地调理身子骨,等着抱宝哥儿家的重孙子。人生在世,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这个坎儿府上已经平安跨过去了,过几年避过了风头,起来又是一个大门大户,这就是否极泰来。”
贾母听了,喉间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眼,旁人都听不懂,独鸳鸯道:“姥姥,老太太说多谢姥姥的开解,也多谢姥姥不嫌我们犯事儿地来看望我们家,她不是没经历过大事的人,如今家里人命保全了,心就放下一半了。”
刘姥姥忙道:“我们家得了府上恩德才有今日的丰衣足食,从前可是连衣食都挣不够的,我们虽是平头百姓,但不能有了好日子就忘了府上老太太太太奶奶哥儿姐儿的恩德。”
鸳鸯眼圈儿一红,道:“姥姥知恩图报,偏有人无情无义。”
刘姥姥不解,凤姐、宝玉却知她说的是李纨,这件事一直瞒着贾母,怕贾母知道了伤心难过,但家里凡是知道的没有不骂李纨的,鸳鸯自然也一样。
没过几日,就听说李纨带着贾兰和陪房下人等悄无声息地回金陵去了。
自从搬家后贾母始终没见过李纨,而贾兰在出狱那日和宝玉、贾环一起来磕过头后就再也没出现,鸳鸯等人平常一个字不提李纨母子,反倒是刘姥姥祖孙、邢岫烟姑嫂、晴雯芳官等姊妹相继来探望自己,贾母心里如何不明白?
即使明白了,贾母也没有多问,一是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二是凤姐他们都不想让自己伤心,自己就装作不明白罢,三是她知道李纨手里很有些家私,足够他们娘儿俩过活了。
贾赦却是一叹,道:“我原想老二两口子和蓉儿都上路后再安排他们,谁知不用了。”
这几个月义忠亲王之案牵连了许多人家,或是罚银、或是抄家、或是入官为奴、或是当街发卖,罪魁祸首也就是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