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贾赦一房是受宁国府和二房的牵连,没到永无翻身之地的地步。
也是因此,近来颇有几户人家露出求娶惜春之意。
作为黛玉嫡亲的表妹,惜春和黛玉平素来往亲密,各家都看在眼里,谁不想借惜春和卫家交好?暗中都笑话张家不知好歹,不看卫家带来的好处就退了惜春的亲事,如今娶来的儿媳妇远不如惜春。同时,他们也对凤姐给惜春挑选亲事不看高门的想法十分赞叹,而且惜春是荣国公嫡亲的孙女,出身上无可挑剔,嫁妆和现今的身份只是小事。
乍见惜春到了这样的年纪依旧炙手可热,凤姐大喜过望,但她心思精明,冷静过后,眼见来提亲的不是明孝郡王得用的人,就是明悌郡王信任的人,两家王妃竟都亲自做媒,如何敢轻易答应?就是惜春自己也不同意这些心怀叵测之人,只想清清静静地过日子。
可是,谁都明白娶了惜春便和卫家是亲戚,谁都不想放弃,明孝郡王一派和明悌郡王一派针锋相对,连媒婆偶在贾家巧遇都要拌嘴。
凤姐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第147章
事关自己终身,且贾琏和凤姐又都不似旁人一样不与自己商量便自作主张,故惜春得知登门提亲者多是黛玉所给清单上不宜结亲的几户人家,便告诉凤姐以落魄之家不敢高攀为由一概回绝,这么一来,两边都不得罪。
凤姐是关心则乱,又无素日的倚仗,怕得罪了权贵,一时不知如何料理,待听了惜春之语,顿觉有理,先去回明孝郡王妃和明悌郡王妃,而后再来回绝各家登门求亲的官媒。
果然在听说贾家没答应对方一派下属官员之家的求聘后,两位王妃只叹无缘,并未生恼。
经此一事,中意惜春的人家不减反增,一是惜春出身好,其教养见识及其日常所结交的人远胜如今许多根基浅薄的官宦之家,二是贾赦一房并非全是败落气象,犹有卫家、保宁侯府几门亲戚,因此一改过去一年里无人问津的景况,真可谓应了那句“一家有女百家求”。
虽然惜春年纪大了些,不是十四五岁好说亲的时候,但是世事无常,没有定亲成婚且年已弱冠的官宦子弟着实不少,或因守孝耽搁少年时,或是妻子未曾进门便已早逝等等。
何况,想聘娶比儿子大几岁的媳妇好照料儿子衣食起居的人家也有极多。
惜春偏在这时候害臊了,左思右想竟是去寻黛玉为妙,遂禀告邢夫人和凤姐一声,一面命人收拾了铺盖,一面命外面驾车。
听说她要去卫家,巧姐受了春寒正咳嗽不得去,恨得捶床,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