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缺了什么自然会告诉她。我刚从牟尼院出来,问过静慧师太了,请她推演先天神数,叫你们奶奶放宽心地顽笑,静慧师太说了,你们奶奶福气在后头呢,必然能称心如意、子孙满堂。”
管事媳妇听了,喜不自胜,回府就告诉黛玉。
黛玉心里感动不已,她猜这话未必出自静慧之口,十有八、九是妙真对自己说的安慰之语,好让自己不受流言蜚语的困扰。
感动之余,黛玉又觉惭愧,自己何德何能,既有佳偶,又得慈母。
她想,自己确实是最有福气的女子,虽然幼时父母双亡,而后寄人篱下几年,但有此终身,足以抵过所有,这一世定然不会像母亲那样郁郁而终。
为人、妻后,又为生子所困扰时,她才明白母亲此生极苦,背负如山之重,闺阁里的金尊玉贵并没有让她后半世顺心如意。可以说母亲身心受尽折磨,生前为求子请医问药、求神拜佛,折腾坏了身子,又因无子饱受流言蜚语,还要容忍姬妾争宠之景。黛玉自问,自己万万做不到母亲这样贤惠通达,那是利刃剖心,苦不堪言。
犹未想完,作妇人装束的紫鹃手里拿着一副花笺子进来,笑嘻嘻地道:“大姐儿倒有姑娘的几分品格儿,爱上了吟诗作赋,今儿拿自己攒的月钱做东,又问琏二奶奶要了一块新鲜鹿肉,要作火锅宴、开诗社,请姑娘务必驾临。”
黛玉按下心事,伸手接过花笺子,道:“这才有趣儿。总不能我们不在闺阁了,闺阁里就不再开诗社。我原说几时开一社,请姊妹们小聚,倒不想她抢了先。我瞧瞧巧丫头请了谁。”
巧姐措辞不如昔年探春所请,然亦别致,就是没有说请了什么客人。
黛玉命人研墨,先执笔回了帖子,命人送去,自己后脚打扮一番,吩咐家里小事自行料理,大事去找自己,便乘车往贾家行去。
及至到了贾家,凤姐忙带巧姐迎她进贾母的大院,却见迎春、宝玉、宝钗、史湘云、邢岫烟、薛宝琴等人都在台阶下等候,让进上房,屋里贾萱和迎春的三个孩子在贾母炕边地上脚踢柚子,又笑又顽,独惜春喜事未满三月而未能亲来。青年姊妹相会,自然有许多话可说,黛玉先拜见贾母,又去见过贾赦夫妇,方回来与姊妹们说话。
贾母如今仍未痊愈,但是子孙们照料精心,已能让人搀扶倚靠大靠枕,偶尔也能说几句话,只是终究到了年纪,又大伤元气,说话时也是一字一字往外吐出。
贾母穿着簇新的绛紫绸面一斗珠儿羊皮褂子,围着半旧的狐腋斗篷,气色还好,就是形容瘦了些,愈显苍老,含笑听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