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声笑语。
黛玉命人好生准备酒菜,又命人传话给卫若兰道:“不许多吃,劝着二哥哥一些。”
丫鬟才出去,就有人通报说:“奶奶,南边来人了,两个婆子,说是大老爷派来的。”因卫大伯和卫三叔夫妻俱在,卫若兰虽已封侯,仍命下人以大爷奶奶称呼自己和黛玉。
黛玉微微皱了皱眉,别看卫大伯远在金陵,可是他没少生事,一年写七八封信给卫若兰让他纳妾,甚至送了好几个他在江南买的绝色女孩子过来,直言让卫若兰开枝散叶,都被卫若兰打发回去了,花自己的钱,买人给自己?卫若兰立刻断了那边的供应,卫大伯这一年来才没有再做这些事,不知道今儿又打发人来做什么。
念及于此,黛玉神色便有些淡淡的,命人请了进来,两个婆子恭恭敬敬地请了安,满脸都是喜气,笑道:“恭喜奶奶,贺喜奶奶,咱们来得巧,正逢侯爷的大喜,若是老爷知道侯爷以不到而立的年纪得以封侯,定然欢喜无限。”
黛玉不置可否,问道:“此行所为何来?”
一人有些犹豫,一人忙道:“回奶奶的话,大老爷深觉族中凋零无人,故遣冰人聘得一贤淑娘子,偏生手里财帛甚少,竟是不足以做聘礼使费,故派小的们前来向侯爷求助。”
黛玉一听就明白了,竟是来索要钱财。
许是清楚自己前程无望,卫大伯愈发挥霍无度,每年三千两银子竟不够他花,前几年派人写信,一则命卫若兰纳妾,二则要钱。幸喜卫若兰心性坚定,无论卫大伯如何威胁,每年都是大张旗鼓地打发人送三千两银子,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黛玉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吩咐人安置她们暂且住下,交给卫若兰处置。
卫若兰又是好笑,又是好气,算算年纪,卫大伯已经过知天命了,哪个正经人家会把女儿嫁给他?莫非是慕自家权势?之前自己虽未封侯,也是一品大员,献媚者甚多。
卫若兰亦没有答应卫大伯所求,而是派人去调查,没想到人到金陵,卫大伯已经成过亲了。原来那边得到自己封侯的消息,权势更胜从前,女方家怕卫大伯反悔,不再计较聘礼多寡,匆匆忙忙地就定了日子,成就好事。
女方只是普通耕读人家,女儿却生得颇为美貌,今年十八岁,不知怎么叫卫大伯看到了,前去求聘,最主要的是卫大伯深感自己房中子嗣凋零,卫源不知是否有回京之日,而卫若兰无子,更难过继孙子到自己一脉,方起娶妻之念。那家人素知卫家权势,又见卫大伯锦衣玉食的,远非自己家可比,喜得屁滚尿流,自然满口答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