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廉价收购目标国的资产。”贺军尧说道,“配合,默契的天衣无缝,到最后你还得感激它!”
被他这么简单的一说,杨帆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跨国公司是商业机构,其行为原则是,只讲“利”,不讲“义”,金融投机行为与道德无关。如果真是这样,那到是无可厚丰,但果真如此乎?
学者、评级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利益不相关者,他们扮演成第三方的、专业的、权威的、非商业利益的形象,但仔细看看也无非也都是伪装。
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只是用来包装这些经济理论的工具,这些学者长期获得美国大财团的资助,为其摇旗呐喊那是必然的。
毕竟吃人家嘴短嘛!
标准普尔和穆迪这两家全球最著名的评级机构,总是利用其评级的影响力帮助对冲基金赢得战争。
国家的货币被评级机构,降低评级然后被击溃,这并不能证明其评级正确,而是因为被其降级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抛售狂潮,从众效应。
至于国际金融组织,以imf和世界银行为典型代表,表面上扮演出一副救世主的慈祥形象,但从不雪中送炭,只做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的事情。他们的每一次援助,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苛刻条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抽紧银根和开放市场。当银根被抽紧,就会有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这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已经开放的市场大肆鲸吞。要明白这一点,只需要看看imf和世界银行的背景就可以了。imf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产物,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是其创始国。imf的事务通过投票决定,其中美国投票权最多。
“大道至简,许多都是相通的,最为简单且直接。”杨帆了然道。
“要休息吗?”杨帆挑眉看着他道。
贺军尧反问道,“我怕耽误你休息。”他打坐入定就堪比睡觉了,甚至比睡觉还好!
“时间还早!”杨帆笑着关闭网页,合上了电脑。
“早……”贺军尧看看挂在墙上的表,十一点多,南儿早跟周公下棋了。
“我们再聊聊!”杨帆发出邀请道。
贺军尧打了请的手势,“对金融我可没你精!”
“那是!”杨帆自傲地说道,“那可是吾吃饭的家伙事。”
“唉!有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杨帆感慨道。“这才多久啊!美国佬为什么总赢!算无遗策!”
“因为他很强!”贺军尧淡淡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