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蹋的惨不忍睹。
贺军尧看得是满脸的黑线,“还是男人嘛!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
“你……你,我怎么不是男人,咱可是纯爷们儿。”叶老三嚷嚷道,挺直了,“再说了,圣人有云:君子远庖厨!”
“哧……”贺军尧都不稀得说他了。
只好重新抓了处理鸭子,看着人家处理食材,那也带着军人的风格,大开大合,杀伐果断的。
掌厨的方默南看着他们两个唇枪舌剑的抿嘴偷笑。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看着人家的默契程度,还真是一家人。
“来来,尝尝准新人做的菜。”贺爷爷笑道。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由于婚礼时间紧,所以吃完饭,贺军尧陪着贺爷爷他们就先回去了。
虽说贺军尧准备了一年了,也不知准备齐了没,总得查遗补漏吧!
*
方默南捣捣方爸地胸口,调侃道,“不紧张了。”
“你这丫头,看着你爸出糗,是不是特别高兴啊!”方爸哭笑不得道。
“还紧张啥啊!你姥姥出马可真是一个顶俩。”方妈在一边凑趣道。“老人们竟是忆苦思甜了,有你爸,什么事?”
“呵呵……”一家人笑了起来。
“对了,大燕、正平,人家下聘,我们是不是也得送妆啊!咱也不能失礼是吧!”姥姥郑重地说道。
“这妈,你决定吧!”方爸直接推给姥姥了,不是他不接,实在是这些老礼儿他们真不太懂。
“古时候,也有比较富裕的人家为了炫耀自己陪女儿的嫁妆是多么的丰厚,于是,他们就将嫁妆一个一个铺在方桌之上,然后,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的把它们送到男方的家里。这一些嫁妆他们通常有箱子、柜子、被子、褥子、首饰、衣服、绸子、缎子、文房四宝和金银器血等等,在富裕的还有送田地、房子、店铺和当铺等给自己的女儿作为陪嫁的。戏文里不是有十里红妆一说,由于陪嫁丰盛,民间俗有:生崽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姥姥摆着手指数落道。
“由于民间风俗习惯的不同,在我国的有一些地方,其嫁妆的构成也有所不同和很大的区别,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之下,他们都会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和必需品,穷人家的嫁妆一般都很简单,他们甚至有的只有‘一个马桶和三个盆及两支烛台和一盏灯’,在我国的民间,俗称‘三支灯’。因为嫁妆少,一个人就可以挑走,所以,在我国的民间,也称做为‘一担挑’。这一些嫁妆里面常常有两样东西:一是马桶,女方家里会事先在桶内放下红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