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倒也不难。汉人百姓易从风而为,公主可找十数会说中原话的樊人,让他们穿上汉军胄甲,手捧饭一盂、酒一觞于囚牢前来回走动,其间更大声互谈‘以劳力换口粮’之词。想这些汉人兵士也多有高堂妻小,并无打算命丧于此,自当因势作出判断。”“精忠报国”之类的故事讲得哀婉而又励志。然纵观现实,从军之人一心想着报国杀敌光耀门楣者怕是远不如混口饭吃的。
“国师赞你武功卓绝,我哲巴亥偏生不服。何不就此与我比划比划?你若赢了,我便依你所言,饶这些汉俘不死。如何?”我看了看他,再低下头瞧了瞧胸前微微渗出的血红,正打算硬着头皮点头应承,季米又扫我一眼,转而对哲巴亥说,他不用与你比试。
“为何不用与我比试?”哲巴亥提刀向我纵身跃来,嘴里喝道,“你认为我赢不了他?!”
季米一掌将他推出半丈,唇似未动般吐出一声,不可则止,免得自取其辱。
看二人剑拔弩张,一旁的淳尔佳反倒拍手笑起,“十一哥既已提出要比,简森如若不依,岂非驳了樊凉王子的面子?只不过简森重伤未愈,斗武有欺人之嫌,斗文——”
“就不爱听你们汉人咬文嚼字,一股子磨磨叽叽的酸味儿——我说,莫非你们汉家男子都这般香喷喷的?”哲巴亥撇了撇嘴,别过头看罢季米,又凑脸到我的身边,像要将我掐巴下来嗅上一嗅,“打小便觉得季米香得不像个男人,没料到来了个比他还香的。”
“纵是十岁的汉家小儿与十一哥相较,只怕也似文曲星落得凡来。”淳尔佳又是一阵银铃笑声,“一杆秤,两头平。所斗之事应当无论樊汉,凡是男儿皆会干,皆能干的。我看就不如——斗酒!”
2
都是一根肚肠捅到底的爽落之人,一坛一坛你来我往,不知不觉饮至三更。早喝得雾里看花、揉我一揉便以为自己是只杠子馍的地步。哲巴亥双眼迷离,拍了拍我的肩膀,打着嗝道,“你这人其实好处也不少,偏生就一副见不得别人遭罪的菩萨心肠叫人瞧了不爽。当年有几个和尚前来樊凉说什么弘扬佛法,全被我扒光僧袍撵打出门!菩萨心肠?菩萨心肠能保我刀枪不入还是百战不殆?拼杀沙场,你死我活,哪儿可能不见红,几条人命又算得什么?一个人若‘见不得’的东西多了,除了让自己不痛快,百无一用……百无一用!”
“虽说简某师出少林,血腥杀戮能免则免,倒也并非全然‘见不得’,”眼前百紫绿芜,耳边莺啼燕声,也搭上他的肩膀道,“这世上唯有三件事情是简某万万‘见不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