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了。
米面粮油这些采购的事情,一直都是周秉昆在做。
女儿和儿子不说,孩子生活方面主要是由郑娟来带。
周秉昆主要就是陪陪孩子,带着孩子出去玩。
买的小院需要修葺,装修,这个离不开周秉昆。
郑娟不了解这方面,能做的不多,主要负责准备,新的被褥,窗帘,门帘,家里的一些装饰的问题。
另一个周秉昆说想把郑大娘和光明接到北京,是认真的。
把人接过来,在吉春没有了牵挂,也省的了每年寒暑假回去的麻烦。
和周秉义距离远一点,也能减少一些周秉义的非分之想。
但是来北京让郑大娘和光明,完全依附着周秉昆一家生活,以两个人的性格,心里肯定也是不可能开心的。
所以周秉昆,需要给光明找一家单位上班,十七八的孩子,也该参加工作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比于光明让周秉昆养活,郑大娘肯定还是更愿意光明,自己就具备生存能力的。
因为光明在音乐方面,也需要继续的深造学习,所以选了几家单位之后,周秉昆就给光明选定了京城残疾人艺术团。
工作赚钱和继续学习,也是在一家单位就直接全部解决了。
托了一点关系,给光明找了一份艺术团的临时工工作。
临时工也就够了,剩下转正的那点事情,周秉昆相信光明自己靠实力就可以解决。
解决不了,光明以后也不要想去混什么国家队了。
还是不要混体质,让周秉昆给写两首歌,以后就当个流行歌手,有个一两首代表作,够一辈子吃穿不愁的也就算了。
这些事情都给安排好,离周秉昆本科毕业也就没多长时间了。
老周家这边周秉义和周蓉,讨论了李素华以后的去向,讨论了好久。
也没有讨论出来一个结果,周蓉就是不接手,不粘锅。
本来这个年代,有儿子的情况下,女儿给父母养老的情况就不多,周秉义拿周蓉完全是没有办法。
如果周秉昆是周秉义的话,应该会挺后悔接济周蓉那么多年的。
接济出来一个白眼狼,真遇事的时候,这个妹妹一点用没有。
无奈之下,都没有到大学六月份毕业,周秉义就带着李素华回了吉春。
老郝无了,周秉义这个郝家唯一的男丁,回吉春奔丧,参加老郝的追悼会去了。
学校这边毕业的事情,周秉义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领毕业证,毕业典礼,拍毕业照这些,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