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刀是为了张宛平。”
太子已经痛的几近昏厥,但是这个陌生的名字唤起了他残存的意识。他几乎没有思索地问,这是谁?
秋仪笑了笑:“是啊,连你都不记得了。”
东街张家有两个孩子——姐姐叫张宛平,弟弟叫张宛其。
张宛平是小姑娘的时候不算讨人喜欢,她总是想要当所有孩子中最耀眼灿烂的那一个。她想要别人没有的杜鹃花,想要最好看的裙子。
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那一夜火光点亮了半边的夜晚,她的记忆也出了错。
或许是巨大的负罪感让她淡忘了所有的细节,又或是为了活下去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地自欺欺人着。
那夜被带走的,是两个孩子。
而在细作考核中最先找到玉佩的男孩,叫张宛其。
她只是想要活下去。
在这一条路上,她害过了太多的人。
隐去自己的身世,丢掉自己的姓名,充当先皇后宫中一只不起眼的莺。
秋仪想不通兰太妃为何在最后一刻像飞蛾扑火般寻死,直到找到那朵杜鹃花又听到太子的那句呢喃——张宛平活着的每一日都在期盼着结束。
而让人扼腕叹息的,
是她在死前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有人记得她。
知道她不是江南来的姓李的秀女,知道她不想当兰贵人、兰太妃。
知道……
“她叫张宛平。”
太子不理解秋仪为什么因为那个女人对他有这么深刻的怨恨。明明张宛平才是亲手陷害她进宫的人。
“我说过,兔死狐悲。”
当年是张家,若是再来一次未必不可能是秋家。为了活着互相残杀的孩子也许从姐弟变成了兄妹。就算秋家逃过一劫,秋仪到底也没能躲过当年入宫冲喜。
皇权倾轧之下,焉有完卵?
百姓的命在此时比草都贱。
太子三言两语把自己撇的干净,好像一切都是兰太妃的错。殊不知秋仪看的清楚,用百姓斗百姓,让人陷害人,最后冤冤相报只剩下上位者作壁上观。
玩的好一手移花接木,
不是不怨,只是脊背上踏着的那只靴子没有抬起时,秋家张家都是一样的。
齐坞生看到她滑落的那滴泪,心疼地轻轻啄去。
他将刀拿了回来,转而用自己的佩剑轻松利落地了结了太子。他是用剑的好手,快的几乎没有声响亦没有想象中的血肉横飞。
他说:“杀了这样的人,未免脏了娘娘的手。”
话音未落,从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