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庵接了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乱世。
就算世人骂她背信弃义,暗藏一副蛇蝎心肠,可她不在乎,她做了自己该做的,这世上就算有千千万万个人误会她,唯独他不会,这就够了。
“你怎么会懂呢?”她最后同情地看了瑞紫珠一眼,伸手牵住了薛睿的手掌,拉着他离开这里。
瑞紫珠到底没能抓住那一片衣角,眼中全是他们紧扣的十指,她好像被人抽去了浑身的骨头,无力地瘫软在地上。
“原来、原来如此。。。。。。”
余舒和薛睿出了小楼,走往花园的小径,他这才想起来问她:“你说的喜事到底是什么?”
余舒轻轻挣脱他的手掌,从袖中抽出了那一道圣旨,随手丢到他怀里,忍着得意,一本正经道:“咳咳,皇帝将你赏给我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一章 番外(三十五)
真武元年九月中,燕帝拟旨,安陵城正式更名为天京,皇宫向北扩建,名曰紫禁城。
京城里的老百姓在经历了一场动乱之后,很快就被朝廷颁布的各项新政安抚下来,短短三个月,大街小巷就恢复了生机,贩夫走卒重新出现在街市,茶馆酒楼又有了人烟,表面看起来一切如故,只是风波平息的背后,似乎有什么正在悄悄地变得不同。
朝廷一面减免前朝实行的苛捐杂税,一面却对此前免征的易学世家动了刀子,先是将针对各个易馆的行商税制载入律令,再来是取缔了大小赌坊,尤其不许易师参与赌易之事,违律者当以革除功名严惩不贷。最后,是将三年一度的大衍试,改为五年一回,并且缩减录取名额,增设殿试对策。诸多条令,从根本上遏制了易学的发展,导致累世富贵的易学世家从此由盛转衰。
十二府世家首当其冲,纵然心有不甘却无力抵抗,司天监掌权的是余舒,她不会替他们出头。当今皇帝并不信奉道家,亦不推崇易学,说句实话,安朝亡国之后,司天监能够保留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些世家家主都在揣测余舒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居然让燕帝放着德高望重的大国师刘雁不用,反倒让她捡了便宜。
眼看着余舒再次得势,惹得许多人眼红不已,私底下都指望着大国师能闹腾起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谁想他们二人会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最先“闹腾”起来的,不是余舒,也不是刘雁,而是平王。
十月里的某一天,坐落在城北最繁华一带的忘机楼大易馆,就像往常一样开门迎客,门前打扫的干干净净,门头上的牌匾天不亮就用清水泼洗过。待客的伙计们衣着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